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2 / 2)

加入书签

同年七月,朝廷下旨各地增派驻城军,限制江湖人进城活动,欲带兵器进城需提前报备,且单人兵器不得超过一件,去往何地所为何事都需一应报备登记在册,如若有偷奸耍滑者一应按谋反罪处理。

以邕州为引,江湖人一度被打压在荒郊野外,虽心生不满却也不敢真的对朝廷对抗。

此为后话。

六月末时,荀还是应诏回了东都,结束了悠闲大半年的生活。

因着太子在东都的那番作为,除了江湖人被打压以外,连带着梁家也受到了牵连,梁家公子梁弘琛被指到礼部,名义上梁公子能力卓越,于工部做工部侍郎未能人尽其才,故而迁至礼部,看似平迁,实则手中无甚实权,被扔到礼部整理典籍打杂去了。虽说此次未动梁和昶,但皇帝的意图尤为明显,就是为了打压太子的势力。

尤其是后来皇帝明旨召回荀还是,天枢阁阁主归位,就像是将一把见血封喉的剑悬在朝中大臣的头顶上,凭着皇帝想砍谁砍谁,任你逃到天涯海角都无法躲过那夺命鬼的毒手。

除去梁弘琛以外,还有几个与太子交好的大臣被寻了个由头贬谪外地,提拔几个寒门学子入仕为官。

此时太子被禁足太子府,此番禁令至七月才取消,待太子再从太子府出来时,朝廷已经换了半边天。

倒是焦广瑞未曾因为与梁和昶之间的关系而受到牵连,不知是皇帝十分相信这位中书令,还是怕动的太多从而动了朝廷根本。

经过这番动荡,再瞧着朝野众人,皇帝恍然惊觉朝廷依旧需要一把血腥的刀悬在高堂之上,才能镇住这些野心勃勃的臣子。

荀还是此次回东都后,皇帝一改常态,未曾再给他送加了料的饮食,甚至还在他刚回东都就将人叫到宫中嘘寒问暖了一番,俨然一个慈祥的长辈,除去公事以外,将荀还是从头至尾关心了个遍,生怕他一个不注意就挂了。

荀还是从宫里出来时卓云蔚等在外面,穆则并未与他们一起回来。

马车低调地停在宫墙边,荀还是穿着一身官服,上车之后拢了一件略厚的毛毯——即便太阳已经有了温度,他身上依旧泛冷,似乎他周围常年有一个冰罩,无论太阳多么热,都照射不到他的身上。

卓云蔚将一个汤婆子塞到荀还是的手里:“这样急着召见可是有何吩咐?阁主你若是身子不适,让我去办便可。”

“没有,就是突然发现我的重要性,不舍得我死了。”荀还是身体不好这事儿如今天下皆知,他没想着再瞒卓云蔚,也知道瞒不住,倒也坦然,“等会儿回去你做饭?穆则不在,厨子被打发走了,我们俩总不至于真要饿肚子吧。”

卓云蔚没有接话,两根手指扣弄着毛毯的边缘,闷闷不乐。

荀还是只是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曲指弹了下他的额头:“真无吩咐,这段时间朝廷事情颇多,皇帝怕自己压得太紧将某些人压反了,所以才急着将我找回来做了护宅神兽,你当我这只看门狗是白养的吗?”

听见此话,卓云蔚看向荀还是,过了会儿嘟囔道:“才不是看门狗呢,谁家的狗这么凶。”

“你家阁主我这么凶,赶紧赶你的马车去。”荀还是耐心告罄,踹了卓云蔚一脚,“我要休息,一会儿你做饭,要不到街上买点也行,左右那么大的宅子如今就只剩下咱们两个人。”

荀还是的宅邸既没什么怕偷,也没什么怕看的,从前因着有卓云蔚在,倒是留了几个杂役和一个厨子,而这次出门人走的太干净,穆则怕人走光了,剩下的厨子和杂役成了靶子,被什么人劫持带走以为能问出些秘密,或者为了膈应荀还是直接下了毒手,总归是谁都不想看见的场面,故而在离开前穆则就会将人遣散干净。

说来这杂役和厨子还是卓云蔚来了之后找的。

宅邸一如既往的空旷,荀还是径直回了内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