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0(1 / 2)

加入书签

小女儿。

杨胜秋忽然想到一件事,他问道:“你的眼睛好了?”

赵时晴点点头:“好了,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呢。所以小羊哥哥,刚刚若是你假装不认识我,我真的会以为自己认错人了。”

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杨胜秋竟然从小姑娘的语气里听到了一丝嘲讽。

他连忙说道:“那年我从学堂里回来,看到大门紧锁,村里人都说祖父和你们一家去外地寻医了,我那时年幼,信以为真,以为你们过一阵就会回来,可是我等来等去,却再也没能等到你们,我......”

赵时晴轻笑一声,她年纪小,还没有学会隐忍,她不内耗,想到什么就要说出来。

“那这些年你一定经常回去,无助地徘徊在我家门外,幻想着忽有一日,杨老神医和我们一家人出现在你的面前。”

杨胜秋怔了怔,眼中闪过一抹愧色:“没有,我只回去过一次,后来便没有再去过竹西塘。”

赵时晴看向他的目光柔和了几分,算你没有说谎,你的确只回去过一次。

祖父不见了,恩人一家也不见了,你也没有着急,甚至都不好奇。

“为什么?我是问你为什么没有再回去,你难道已经知道他们不会回来了?”

杨胜秋一怔,他没想到长大后的小囡囡竟是这样咄咄逼人。

想想也是,她小时候虽然眼盲,却是冰雪聪明。

她现在既然这样问了,那一定是有了疑心。

杨胜秋没想隐瞒,他实话实说:“祖父为人耿直,在京城做太医时得罪过不少人,后来被人排挤,才不得不离开京城。而我自幼父母双亡,只有祖父一个亲人,我读书的地方距离竹西塘有百余里,祖父不放心我,再三叮嘱,除非是令尊去接我,否则便不让我自己回来。

而我那次回竹西塘,也是义父陪我一起回去的,对了,义父就是我的恩师,他见我孤身一人,便收我为义子,将我养育成人。

再后来,义父带着我一起去了韩城,一去便是多年。”

听起来无可指摘,可是赵时晴是偷看过那封信的,想到信里的那张地图,她便觉得这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对祖孙还有秘密。

她微笑点头:“小羊哥哥辛苦了。”

杨胜秋苦笑:“你呢,你被人救下后去了何处?”

在来这里的路上,赵时晴是想把这些年的经历全都告诉杨胜秋的,她觉得,她和小羊哥哥同命相连,在那场浩劫中,她失去了至亲,小羊哥哥也失去了祖父,他们都是受害者的遗孤。

可是现在,她忽然又不想说了。

眼前的人明明就是小羊哥哥,可他却又不是小羊哥哥。

她的小羊哥哥,就如那年的蔷薇花一样,在她还没有看到的时候,便消失了。

“好心人把我送到郎中那里,可那是个黑心郎中,好心人一走,他便把我卖给了人牙子,人牙子又把我卖给专做采生折割的乞丐......”

听到“采生折割”四个字,杨胜秋吃了一惊,再次打量赵时晴。

眼前的少女看不出有残疾,娇憨俏丽,举止从容,这是养尊处优,富养出来的气质。

无论怎么看,都不会是在那种地方长大的女孩子。

看出他眼中的诧异,赵时晴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衙门里抓拐子,那名恶丐伏法,我和其他孩子一起被解救出来,再后来外公找到了我。”

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只是隐去了梁王府,但是杨胜秋却已经明白了,原来这些年,她是在外家长大的。

当年杨家祖孙在时家只是暂住,对于时母的身世并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时母其实是被时家收养的孩子,因此,赵时晴说她被外公找到,杨胜秋没有丝毫怀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