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 / 2)
多字,读过很多书,可惜也只是读过而已,文采什么的,那是没有的。
但是......
赵时晴的眼睛溜了一圈,最终锁定在沈观月脸上。
沈观月,是真好看啊,赏心悦目。
世人常说才貌双全,沈观月好歹也是萧真的弟弟,都是萧驸马教出来的孩子,说不定他也能有几分文采呢?
半个时辰后,赵时晴便对自己赞不绝口了。
“慧眼识珠说的是谁?当然是我啊。”
沈观月不仅能写一手好字,而且还能写一手好文章。
赵时晴歪着脑袋,重新打量沈观月,京城里的人都是瞎子吗?这样一个色艺双绝,不对,是才貌双全的小郎君,他们没有看到吗?
为什么都说沈观月是废材?
这哪里是废材,假以时日,这分明是栋梁之材。
身为梁王府二小姐,逢年过节,便会有所谓的名流才子往王府投书,这所谓的投书,就是把他们自认为写得好的文章和诗词送到梁王府,如果运气好,被梁王看中,请到府里见一见,便从此扬名。
因此,每次回到王府,老梁王都会让两个女儿和他一起看这些文章。
藩王的女儿们,最好的亲事便是嫁个胸怀锦绣的才子,然后将他培养成父兄的左膀右臂。
即使不入仕途也无妨,可以著书立说,教书育人。
这样的亲事,不会落人话柄,也不会引起皇帝的疑心。
所以每次老梁王都会问两个女儿:“这些文章,可有入眼的?”
当然,主要是给赵云暖看的,赵时晴年纪小,她是陪姐姐一起看的。
虽然她不是读书种子,可是看得多了,这些文章在她眼里高低立判。
现在,她觉得还不到十三岁的沈观月,与那些所谓的才子相比,毫不逊色。
赵时晴已经可以确定,沈观月藏拙了。
在京城,在长公主府,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想要藏拙并不容易,必须要有人协助和配合。
萧真?
萧真阴恻恻的(某人大哭),可若说他是协助沈观月藏拙的人,又不太像。
萧驸马?
赵时晴只要想起萧驸马和佳宜长公主之间的互动,她就肚子饱饱,吃狗粮吃饱的。
所以,萧驸马也不像。
难道是沈观月自己的独角戏?
赵时晴怔了怔,如果真是这样,小月月可比她聪明多了。
赵二小姐沉默了......
没过多久,沈观月的这篇文章便被抄印多份,大纸大字,贴遍全县的大街小巷。
衙门内,长随阿雷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老爷,不好了,您快看这个!”
那张大字报便被呈到崔荣面前。
崔荣怔了怔,这是告示?这张纸足有普通告示的四倍大,而且,上面的字也很大,大到崔荣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越看越心惊,没等看完,便将那张纸撕得粉碎:“反了,全都反了,来人,查查这是谁干的!不行,先去把这些胡言乱语统统撕下来!”
......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B?u?Y?e?不?是?ī???u?????n?????????????????o???则?为?屾?寨?站?点
衙门的人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把这些大字报全都撕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