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1 / 2)

加入书签

越过兄姐订下亲事,实际上就是嫌弃聂家身份不够。

三老太太虽然生气,可也只能生闷气,毕竟聂二老爷没有官身。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聂二老爷死了。

正如三老太太之前想的那样,如果不是因为聂氏,聂二老爷就不会去京城,当然也就不会死。

所以聂氏欠她的,这门亲事,聂氏必须同意。

只是现在三老太太的目标已经不再是赵廷暄了。

她现在盯上赵廷晗了。

以前赵廷晗在京城当人质,又是个病秧子,她和所有人一样,全都认定赵廷晗活不到继承王位的那一天,肯定会死在京城。

可现在赵廷晗不但还活着,而且还继承了王位,反倒是以前看好的赵廷暄却灰溜溜去京城当了人质,且,邸报上都写了,赵廷暄被皇帝斥责,禁足了。

这样一个废物,多亏当初没把聂蓉蓉嫁给他。

现在聂蓉蓉要守孝,三老太太指望不上她了,便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了外孙女范秋筠。

真是便宜范家了,这可是梁王妃,就凭范家的家世,能出一个梁王妃,还不是因为聂家?

论清贵,范家虽然比不上聂家,但是若论家底厚实,聂家就远远比不上范家了。

范家有钱!

三老太太已经想好了,要从范家狠刮一笔!

一个王妃,可值不少钱呢。

第104章 赵时晴跑得飞快(两章合一)

聂氏并不知道三老太太的心思,她还在庆幸这一次聂家的态度,居然没有对她兴师问罪,甚至就连她那位精明的三婶娘也没有说什么。

此时的聂氏,并不知道范家父女已经在路上了。

至于赵云暖让她给赵廷暄补一万两银子的事,她选择遗忘了。

做为母亲,她的确是偏爱赵廷暄的。

可是现在的情况比不上以前,以前她是王妃,她不用为银钱操心。

但是现在,她是老王妃了,她的后半辈子,除了每月的月例,能花用的就只有自己的私房了。

她的嫁妆和私产并不多,每年产出有限,所以这私房也是花一点少一点,若是千八百的银子,她定然二话不说就让人给赵廷暄送过去,可那是一万两啊!

一万两银子相对于她的私房而言,多吗?不多,她轻轻松松就能拿出来。

可是她舍不得,这是无底洞,给出去了就收不回来了。

或许是因为那一万两银子的原因,聂氏刻意没有去想赵廷暄。

她现在心里惦记的是她刚刚写给乔贵妃的那封信。

只要乔贵妃肯帮她,那么这件事就成功了,她便不会再被赵云暖那个不孝女挟制,阿暄也能回到梁地。 w?a?n?g?阯?发?布?页?i?f?ü???ε?n?????????????????????

对,她是为了阿暄,为了让阿暄回到梁地,不用留在京城受苦。

她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阿暄。

区区一万两算什么,哪里比得上她对阿暄的这份母爱?

......

远在京城的赵廷暄自是不知道这些事,他收到了大哥给他送来的五千两,还有姐姐给的二千两。

虽然这七千两比起那一万两,还远远不够,但是赵廷暄很知足,哥哥姐姐没有忘记他,他们不但让人送来银子,还给他写信,让他不要气馁,也不要因此丧失信心,他是梁王府的二公子,并不比任何人差。

大哥还给他送来了很多书,在府里禁足的这段日子,多读书充实自己,也趁着这个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是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人,而不是别人想让他成为什么人。

赵廷暄把哥哥姐姐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是自从被皇帝斥责之后,听到(看到)的最暖心也最令他鼓舞的话。

这时,一名长随进来:“二公子,有您的信,是官驿送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