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1 / 2)
,旁边的人向来就是把这事当做了消遣,见她们一无所知,便起了科普的心思。
大壮婶儿很上道地从兜里抓了一把烤豆子,招呼道:“吃点零嘴,您快给我们讲讲的秋收庆典的事。”
旁边也有其他不知情的人,纷纷掏出一些零食瓜果,一来二去竟凑出了一个不算小气的摊子,再摆上几壶水,有了几分茶话会的架势。
“这秋收庆典啊,是咱们仙人提议的。”那人捏了几颗烤豆子扔进嘴里,嚼了两下开始说,“这不是今年全国大丰收,大家的日子都好过起来,就寻摸着着办个庆典,所有人一起乐呵乐呵。”
提到丰收这事,大家都有话说了。
“今年不仅地理的庄稼长得好,各种瓜果也长得格外大。就算是人,身体也好了很多。”说话的那人拍拍自己的胳膊,“以往一到阴雨天气就疼的慌,恨不得把胳膊都砍了。嘿,你们说怎么着?今年竟然开始不疼了,干活也特别有力气。”
“你别说,我也这么觉得。我生小儿子的时候难产,落下了病根,一直肚子疼。今年别说肚子了,连喘气都不费劲了。”
接下来又有好几个人表示,自己身体明显更好了。
如果说一个人两个人还能是意外之喜,但这么多人一起有这种反应,而且他们对着对时间,发现身体变好的时间也差不多。
这还能是什么?
当然是仙人施了仙术,把他们治好了!
“哎呀,仙人真是大好人。你们知道哪里有仙人庙吗?我给仙人供奉点家里的东西。”
网?阯?F?a?B?u?Y?e???f?ü???ě?n?Ⅱ??????????c?o??
“我没听说过。”
“我也没听说过。”
“仙人不喜欢别人给她建庙。”有人插进来,听起来似乎还是个知情人。
“这神仙哪有不喜欢神庙的?神仙要吃香火哩”对于这个人说的话,大家都不爱听,还以怀疑的目光看向他,“你是不是信别的神,故意不让我们的仙人吃到香火!”
让人也没想到只是一句话就能把话题歪到这里,连声否定,并出言把跑偏的话题再带回来,“咱们继续说秋收庆典的事。”
……
一支商队缓缓的进入城内,两个领头的人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申兄,咱们这一趟走的可真不容易,好几次差点连命都没有了。”一个头上裹着方巾的男人理了理身上有些起皱的衣服,不由得感叹道。
“司老弟,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这一趟走的艰难,但若是成了,此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被称为申兄的男人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右胳膊,那里有一道非常深的伤疤,就是当时留下的。
想起这件事,他忍不住骂了一句:“该死的匈奴人,下手真狠。”
这回却是司老弟来安慰他了,“好歹把命捡回来了,还带回了一整个商队的羊毛,等咱们卖给纺织厂,仅仅是银钱就赚大了。更何况……”
更何况这羊毛只是表面里有,他们带回来真正有价值的是——
一条商路,一条与匈奴互通的商路。
这一车队的羊毛只是他们搭上关系的投名状罢了。
见不到仙人,见不到陛下,那羊毛收购的负责人总可以见见吧。
作为大秦被打压的商人,他们能支撑起这家业可见触角敏锐。两人赶在前途未知时,冒险进入匈奴的地界,做生意不可谓不大胆。能够凭借传出的微末消息,判断出此事另有目的,还大胆去做,不可为不心细。
胆大心细,能力不凡,他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也将得到“第一个”带来的最大好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