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指天骂地,戏份要足(1 / 2)
第99章 指天骂地,戏份要足
汴梁,大旱!
百姓和朝廷官员对乾旱忍耐性达到顶峰的时候,求雨的仪式终于到来。
这次并不是以皇帝为中心的求雨仪式,相对于以往的惯例,倒是简便不少。
吴哗睁开眼晴,眼前三柱香火一闪而逝,烟火被他吸入体内。
温暖的感觉,让吴哗的精神状态提到了最佳,他起身,外边,礼部丶司天监等各部的官员官吏,已经开始为供养臣陈设忙碌不已。
司天监的人来到门外,道:
「通真先生,陛下马上要到了,您可以出来了!」
作为这次求雨的主角,吴哗有足够高的地位,可以仅次于皇帝陛下入场。
他点头,按照官员的引导,前往搭设祭坛的地方。
此时满朝文武,已经就位,吴哗出现的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
他的形象很多朝中大员认识,可品阶低一些的官员,却是第一次见到吴哗。
在安静肃穆的会场,低声的议论,引起一阵喧哗。
吴哗年轻,可真正见到吴哗本人,众人真正意识到他如此年轻。
年轻带来的坏处,就是质疑的目光,一直在吴哗身上扫过。
尤其是吴哗身穿一件紫色法衣是皇帝临时叫人送过来的,吴哗不得不穿。
虽然细节出了小小的意外,可是情况依然在他掌控之内。
吴哗出场的时候,在场已经有很多道士,同时朝他鞠躬行礼。
林灵素,徐知常护在他左右,辅佐他完成科仪。
他的五个徒儿,分别拿着一份玉枢宝经,为科仪诵经。
这本《玉枢宝经》的出现,意味着从今日起,以它为核心的神霄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陛下到!」
伴随着太监高喊,身穿衮冕的赵信,在百官的拥护下,朝着祭坛走去。
他朝看吴哗点头,百官停下。
吴哗低头,呈上一份表文。
皇帝带头走上祭坛,诵读表文。
这次求雨,却和以往完全不同。
宋朝求雨,按照规格高低,可以分为祭天(昊天上帝)丶祭山川丶祭龙神和祭先代帝王与功臣等几种情况,如果是掺杂宗教因素,还有会祭祀类似观音和道教神抵的仪式。
今天的仪式,以道教为主,但所求神仙,却与其他时候不同。
因为随着玉枢宝经的出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祖正式成为国祭的道教主神。
伴随着皇帝诵出雷祖宝浩,还有祈雨表文,祈神这一步,算是完成了。
乐队奏《禧安》之乐,皇帝献上贡品。
他回头,望向吴哗,吴哗颌首,这时候,属于他的舞台终于开始了。
他缓缓走上台来,跪在皇帝面前,高声喊:
「臣,祈南极长生大帝怜悯天下众生,降下甘霖!」
虽然宋徽宗以南极长生大帝自居,已经有一段时日,可今日吴哗在最为正式的场合喊出他的名字,也引发不小的喧哗。
这一君一臣,一个昏君,一个妖道。
居然将最为庄严的求雨场合,变成自己的政治表演。
许多对求雨这件事十分重视的官员,尤其是司天监的官员,登时怒目相视。
赵信也没料到吴哗居然来这麽一出,因为剧本上没有。
不过话说回来,在推进道君皇帝这件事上,他还在准备阶段,吴哗如今喊出这麽一出,有点让赵信下不来台。
「爱卿,你这样,要是今天求不了雨——」
君臣二人在高台上,赵信低声提醒吴哗。
政治表演,往往需要十足的把握,今天求雨,若是求不下来,可就要丢人了。
吴哗看着万里无云的晴空,又看看晴雨表,笑了。
他低声说:
「有陛下在,天上那些老家伙不敢不给面子—
不过未必是今日,三日内必有雨!
但臣今日多少让陛下有个验证——」
宋徽宗看着一点都没有下雨意思的天空,多少有些担忧。
他相信吴晔,可也不敢说百分之百相信吴晔。
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吴哗敢让他架在火上烤,就一定能给他一个满意的交代。
皇帝点头。
他和吴哗两人错身,皇帝下祭台,吴哗登台,开始属于他的表演。
他口中唱韵,开始诵念求雨的主神之名。
以神霄法主南极长生大帝为尊,吴哗祈请大帝化身,雷部法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作为神霄派的主神,也是标志着神霄派建立的神抵。
吴哗以这种方式,开始推广雷祖。
他在祭台上踏罡步,下放,被精挑细选的道士们,开始诵念玉枢雷经。
一时间声音庄严,唱韵不断—·
群臣在祭台下方站着,看着天空无云晴空。
「这求雨,也是个辛苦的勾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