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2 / 2)

加入书签

“不只你一个人这样说。”谷以宁说,“意见最大的是投资方,好几家公司看了这个结局,都说观众不会喜欢的。”

“下沉结局不一定会影响票房,不要小看观众的接受度。”莱昂毫无迟疑地辩驳,又不时开玩笑道:“你不会是因为现在成本增高,才想改结局吧?”

“当然不是。”谷以宁笑,“可能,是我自己看法变了吧。”

莱昂目光不错地看着他,表示愿闻其详。

谷以宁也很少和人如此之深地探讨电影理念问题,过去是没人可聊,久而久之就不太需要了。

如果没有其他感情在其中,他没想到这个十九岁的小孩,竟然是自己最顺畅的沟通对象。

他从头细细说起:“这个剧本,奚重言在我原本的童话故事之中加入了星球政局的故事线,原本他想表达的大概是——失语等同于失权,但爱是唯一的例外,就算一无所有,也可以得到真爱。”

莱昂接下去说:“所以你加了新的结尾,因为你觉得爱情也同样是权力的博弈,两个人都掌握了语言能力,有了平等沟通的权力,就开始有了争吵和分歧,诞生了主导权的争夺。”

谷以宁知道自己没有选错探讨对象,笑了笑,说是。

“现在呢?你不这样认为了?”

“不,我对爱情的看法没有改变。”谷以宁却说,“我只是觉得,这个故事起源于对爱情最浪漫的幻想,我想给它一个更圆满的句号,或者是至少留有一些希望。”

他说这话时一直看着莱昂,透过他棕色的眼睛也在看着自己,忽然发觉自己的镜像越来越清晰。

“我改变的是对电影的观念。”他说,“胡蝶导演过去就这样对我说过。写《回流》时,因为我自己心有隔阂,所以这个剧本也总是走向失望的情绪中。她说,电影虽然要直面现实的痛苦,却也还是要给人一点希望。就算创作者本人并不相信美好,也必须承担带给观众美好希望的责任。”

“这句话我不能完全认同。”莱昂说,“在艺术中尖锐到底,也许才能在现实的痛苦中撕开一条裂缝。”

谷以宁笑了下:“我也对她说过类似的话。”

“她也没有和我争辩,只是说……”谷以宁学了下胡蝶的语气,弯着眼角慢悠悠地说——“如果你有天走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也许现实生活不会有起伏转折,但电影可以给你这一点柳暗花明,这才是它的意义。”

谷以宁低头,又看向那一盘荷包蛋,眼角仍带着笑意,笑意之中却有一点点遗憾。

他一条路走到黑的时候遇到了莱昂,在这家餐厅里,莱昂曾经说“你为什么不相信有人就是会单纯喜欢你?”

他自始至终都不太相信这个看起来不着调的男孩能有什么真心,但是日久以来的蛛丝马迹,语言之外的细微末节,总不能都是凭空而来的。

但是他还太年轻,自己不该是他那条要走到黑的路,他必须明智地选择掉头。

这一点柳暗花明,就让它留在电影里吧。

“不是让结局需要翻天覆地,让故事的走向多么童话,只是留有一点温和就够了。”

谷以宁说:“至少,不能彻底否认他们曾经相信过爱情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