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1 / 2)

加入书签

实实在资料馆?”

“他能坚持一天我就相信他一天”,谷以宁说。

“你对他们可真包容。”

我对你不也一样?如果不包容,怎么可能还会坐在这里排队?谷以宁没说这种话,只是用长辈的语气缓缓道:“你们都还不到二十岁,他再冲动也只是谈恋爱和打架,不该一次机会都不给他。”

莱昂立刻抓住话柄问:“那我呢?我不也只是喜欢你……”

“根本不是一回事。”周围人挤人,谷以宁不想听他这样说下去。

莱昂压低声音,有些怅然地发了会儿呆,“我一开始就不该写助教申请信,我只是想尽办法走到你面前,没想会让你这么介意。”

谷以宁觉得这个人简直张口就来,冷静道:“你是为了自己写的申请,不要把我当作什么假想目标。”

莱昂有些不高兴:“什么假想目标?你觉得我和他们一样,也是追星?”

谷以宁不想回答。

莱昂看着他,顿了顿,忽然开口:“影片结尾的逃生部分,我们选择用动画来代替大场面特效,本来是节省成本的planB,但不愿意因此舍弃效果,所以做了精准到逐帧的预览排练,最后用真人实拍和动画交叉剪辑,努力呈现给观众真实又不血腥的临场感……”他语速很快地背完,又说,“谷老师,我看过你所有的访谈和视频,这一段是你在接受‘电影幕后谈’采访时说的,我印象最深,我也觉得逃生部分是天才的处理。”

“还有结尾的长镜头,女主角在废墟中捡到半块镜子,现实中她在哭,可是从镜子倒影里,却是她在影片开头的笑容。”他看着谷以宁逐渐正襟危坐的神态,继续说,“我一直很想问,这个镜头是不是在论证你在博士论文里写过的观点——‘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都在探索时间折叠的可能性。电影以其独特的时空语言,将这种“不真实”构建为一种更为深刻的“艺术现实”,创造出一种超越物理逻辑的叙事体验。也或许,真实生活中的时间本就是交错的,过去与未来并非单向延伸,而是如文学和电影的回型叙事一般。结束亦是开始。’”

谷以宁手心冒出一层细汗,但令他震惊的,不仅是莱昂的倒背如流。

《逃离蔷薇号》爆火后,对影片的分析夸赞向来不绝于耳,但怀疑论调也同样甚嚣尘上,不少人说这部署名谷以宁和奚重言共同导演的电影,其中大部分都是奚重言的心血,而谷以宁只是接手并执行而已。

谷以宁从未对此有过任何回应,对于自己对奚重言的方案做了如何修改和精进,他不解释,甚至觉得没人分辨出来也好,就像是藤蔓缠绕着宿主变为一体,他干脆自暴自弃。

然而莱昂说的这两个地方,恰好就是他的改动,抽丝剥茧地找出的、他以为全世界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分辨出来的痕迹。

“我比你想的更关注也更了解你”,莱昂似乎全然不觉自己的语出惊人,又继续表白道:“我学电影,来中国,就是为了你。之前不想说,是怕吓到你,但我也不希望反而让你觉得我不真诚。”

谷以宁注视着他在阳光下的,棕色的、比亚洲人更浅的瞳孔,呼吸恢复正常,平静指出:“蔷薇号上映才不到两年,法国能看到的时间应该更短。”直到那时谷以宁才声名鹊起,如果是因为他才学电影,未免太迟了。

莱昂立即明白他的质疑,低头一笑:“我是从小就想拍电影,但因为右肩膀的伤根本没办法拿机器,所以中间放弃过一阵……是蔷薇号上映后,我才想也许我可以试试做动画。”

谷以宁内心不免动摇,但这份波动没有战胜理智,他知道就算莱昂说的都是真的,自己曾经对他产生过深远影响,也不代表这种影响属于谷以宁。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通常都需要一个偶像,但那仅仅是满足他们的自我投射。

“谢谢你,被人这样崇拜很能满足我的虚荣心”,谷以宁道,“但我还是要说,这份崇拜掺杂了太多幻觉和成功光环,不是我本人多么好,而是你向往更好的未来,也需要一些寄托而已。至于其他感情,更是子虚乌有。”

莱昂深深看了他一眼,无奈地放弃似的笑了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