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6(2 / 2)
可是没想到,在这边城,也发现了红薯。
稍微一打听,发现居然是君秋澜带来的。
这可不得了。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曾经朝堂上也有不少君秋澜的拥趸。
如今的朝堂混乱,他心里是有数的。
几个皇子都年幼,争来争去,还是他们这些外戚在各显神通。
谁不想让自己的外甥坐上那个位置?谁不想得到一人之下的身份?
刚好皇子年幼,能仰仗的,也就是他们这些外戚。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风光,他们也想享受一番。
可是又正是因为皇子年幼,老皇帝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估摸着就这一两年的时间了,等不了皇子长大。
所以,他们就要趁着这个机会,让小皇子在民间增长一些声望。
这红薯既然已经推广出去了,那功劳,就不能让这个废太子给拿了。
今日找君秋澜过来,羞辱是其一,最紧要的还是红薯。
只要君秋澜向外承认,这红薯是年幼的大皇子借由他这个国舅爷的手,交托给君秋澜,才让边城度过了今年的旱情,那么大皇子和他的声望,不就来了?
百姓都是愚蠢的,到时候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谁敢去寻求一个真相?
君秋澜低笑了一声:“金大人,您有这个闲工夫盯着百姓地里的粮食,还不如想想如何让皇上同意把皇庄里的红薯推广出去,全国推广的功劳,怎么都好过这凄苦贫寒的边城吧。”
“如此看来,太子殿下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金国舅气恼。
他要是有办法让皇帝把红薯拿出来,他还找君秋澜干什么?
君秋澜适时提起:“金大人请苏先生过来探讨学问,想必也差不多了,城里的学堂还等着先生回去授课呢。”
苏长寻也开了口:“金大人之前说的事情,草民如今不敢给你答案,苏某人求的是盛世太平,求的是战士们在外征战,能填饱肚子。”
这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他不愿意助纣为虐,如今边城将士们在前线打仗,金国舅在这里花天酒地就不说了,那粮草,迟迟没有送到位。
不难想象,原本就不足量的粮食,还这么一车两车地拉过来。
要是他们之前没有囤粮,要是君秋澜没有从另一个世界运送粮草过来,又经历过旱灾,那将士们不得饿着肚子打仗?
他现在的意思就是,早点儿把粮草送来,让他看到金国舅的诚意,他再考虑金国舅的提议。
这也很符合苏长寻一贯的人设。
君秋澜瞬间理解先生的意思,小声嘀咕了两句。
“听村里的军户说,今年的戎狄打仗跟不要命似的,听说那边旱灾更严重,要是不来抢边城的粮食,恐怕得饿死一大半百姓和牛马,打得这么猛,也不知道边城的将士饿着肚子能不能顶得住。”
声音小,却刚好够他旁边的一个幕僚听见。
那幕僚若有所思了一会儿,然后凑到金国舅面前去说了几句话。
金国舅笑了一声,“也是耽误苏先生给学生上课了,来人,现在就派人送苏先生回去,还有我房里箱子,也一并给苏先生送过去。”
苏长寻,十七岁就六元及第,在朝为官的十年,朝廷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他是有目共睹的。
而今,他们大皇子一脉,就是缺这样的人才。
还有霍潋,霍潋从前就是纯臣,不沾染朝廷是非,这次过来,也是要拉拢的意思。
他们一直卡着粮草,要是把人得罪狠了,恐怕就更难拉拢了。
一个文人,只知道为百姓着想,一个武夫,只知道打仗。
这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