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3(2 / 2)

加入书签

已经说好了要结盟,周边的几个州府穷啊,太穷了,他们现在不出点钱,也是不可能的。

等到周边也慢慢发展起来就好了。

一提起交税,百姓脸上的笑容就没了。

今年本就经历了旱灾,粮食歉收,如今还要交粮税,谁能高兴得起来呢?

幸好,今年的旱灾没有干得彻底,又用了官府提供的农家肥,总体产量没有减少太多,特别是他们还有红薯呢。

今年是不愁饿肚子了,就是依旧兜里剩不下两个钱。

君秋澜他们家去年不用交粮食税,只交了人头税,今年他们家有了田,但还是不用交税。

一片是今年才开荒的荒地,另一片是靠近河岸的沙地,按照先皇定下的规矩,新开荒的荒地,前三年,都是不用交税的。

大家都围在晒谷场,挨家挨户点名,上交粮税。

这事情,一直都是里正协同官府一起完成的。

君秋澜走到晒谷场的时候,官府的负责人正站在晒谷场的石头上。

“大家注意了,今年的粮税,咱们要改改。”

村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大家别紧张,是好事情,今年的粮税啊,咱们只收一成,也就是说,比往年少收一半。”

这消息一出,村民们直接沸腾了。

少收一半?

怎么回事?

他们从前也没听说过这种消息啊。

哪怕是年纪最大的几个老农,活了大半辈子了,都没听说过要减免农税的。

这事情,是君秋澜带头决定的,今年经历了旱情,也就是运气好,没有直接断水,要不然百姓们能不能活到今天都不一定。

可是他们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以往的税收比例,村民们红薯加上收获的粮食,一日两餐,省着吃,才能撑到明年开春。

可开春之后,等待收获的这段时间呢?

野菜,买粮食吃。

他们心里都清楚,今日税收过后,又会有不少的村民,带着自家的新粮,去城里换成陈粮,糙粮,这样才能有效增添家里的囤粮,不至于让家人们饿肚子。

当然了,顿顿吃饱,还是做不到的。

商量过后,税收少一半,也能减轻一下大家的负担。

君秋澜见识过另一个世界的税收了,粮食税收,是早就免了的,甚至国家每年都还要花钱补贴种田的农民。

那边的粮食价格贱,如果没有国家补贴,就不会再有太多人去种田了,随便出去打个工,都比在家种田的收益高。

但是就任由田地荒芜了吗?

也就只有出钱补贴,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家乡。

他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最起码的,让大家少饿肚子吧,争取把免去农税,作为他们的其中一个目标。

一年两年不行,那就五年十年。

总有一天,他们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有人带头喊了一声:“皇帝万岁。”

官府的负责人愣了一下,随后可就笑了,“可别喊什么皇帝万岁了,这政策可不是皇帝下达的政令,也就是咱们这儿啊,天高皇帝远,我多给大家说几句,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年初的时候,那皇帝还要收咱们的人头税呢,都是被咱们的大人给瞒下来了。”

这消息,当初若真的公布出来了,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原本就恰逢干旱年生,再出这样的政令,那些年老的百姓,刚出生的婴孩,恐怕一夜之间就要消失许多了。

有的是自愿牺牲,给家里人留一条活路,有的则是迫不得已,或者根本就是不知情。

这消息虽然他们瞒得严实,但每个村,总有那么几个外地的亲戚,除了临近边城的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