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8(2 / 2)
“大家都是乡亲,如今也没什么公子不公子的,都是跟大家一样讨生活的普通人。”
这话说得谦逊,村民们听着心里也舒服。
当即就有几个人去找秦师傅登记了,就怕做晚了,还多受几天的冻。
“大家也别着急,老秦我还有一帮兄弟呢,今天登记,明天就能动工。”
热热闹闹的,堪比过年了。
人群中的里正,眼神略微有些复杂地看了这家人一眼。
当初儿子把人领回来的时候,他其实心里也慌呢,毕竟是皇亲国戚,也不怕别的,就怕皇亲国戚性子不好,跟村民们没法好好相处,到时候闹出点矛盾,也麻烦。
结果没想到,这一家人适应得还挺不错。
还给村子里带来不少的好处。
这火炕……已经不是第一件事情了。
第一件事情是疫病的防疫,如果不是君秋澜当机立断,他们村恐怕也得出问题。
第二件,就是水泥。
这村子里,第一个用水泥的就是君秋澜他们一家。
没过多久,新上任的知府,先是征了一波徭役,这次不是白干活儿,是明说了给工钱的,工钱也不多,但包了一日三餐,听村里回来的人说,一天三顿都管饱呢,偶尔还能尝到一点肉腥味。
可见这知府应当是个好官了,他们这些做百姓的,日子也能安生许多。
征去的徭役,就去开采石头去了。
听说这开采出来的石头,都是拿去做水泥了。
水泥做出来,卖给百姓,价格还不高,听说订单都排到明年去了。
不过,但凡是他们村的去登记,都可以稍微优先一点。
他儿子毕竟是衙门户房的小吏,消息要更灵通一些,城墙都是在用水泥修补。
这水泥在售卖之前,君秋澜一家就已经用上了,而且后来是霍将军亲自带人给他们拉几大几车过来。
再一分析,这水泥的配方,恐怕跟君秋澜他们一家也脱不了关系。
细想一下,这消息没能传出来的原因,好像也能理解了。
不愧是京城来的,不愧是从前做过太子的。
这一家人也是苦命的,流落到这个穷苦的地方来了。
罢了,不提了,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多照看照看这一家人吧。
他见识不多,但他总觉得这一家能给边城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吉时到。
上房梁,即便是村里盖房子,上房梁的时候,都要稍微举办一个小仪式。
还有专门的上梁歌。
寓意驱邪避煞,保佑家宅安宁,也是为了祝福这家人丁兴旺,富贵吉祥。
这房梁都还是秦师傅托了关系去寻的好木材。
君秋澜也不认得是什么树干,应当是本地独有的一种树木了。
上梁结束之后,就要开始封顶了,意味着,这房子很快就要建成了,他们也能在年前搬进新房了。
君郁又来催了一下工期,“秦师傅,这工期尽量再缩短几日,可行吗?”
秦师傅稍微有点儿诧异,“为何如此着急?”
刚开始建房的时候,就说好了尽可能地缩短工期。
他也能理解,毕竟从前是富贵人家,现在就住两间土坯房,肯定是不习惯的。
又是苏先生给他介绍的活儿,他当然尽心尽力,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带着工人开工了,天黑了才歇下。
按照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