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1 / 2)

加入书签

,以及完全没有腥味的奶香味。

还不到小孩儿巴掌那么大一块点心,成年人也就是两三口的量。

“怎么样?怎么样?”旁边瞧热闹的,看着他露出享受的表情,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第一个吃酥皮蛋羹盏的顾客意犹未尽,“老板,再给我来两个,不,来五个,带回去给我娘子也尝尝。”

宋熙容麻利收款,打包。

“欢迎下次光临。”

这人一下子买了这么几个,其他人自然也跃跃欲试。

就一百个酥皮蛋羹盏,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卖光了。

二十文一个,一百个,赚了二两银子,除去成本,粗略的纯利润应该是七百文上下。

方芸只占了三成,一天能分二百文钱左右。

十天就是二两银子了,做三个月的生意,差不多就能把房子给盖起来了。

可把他们给高兴坏了。

宋熙容也没忘了这店原本是要收货的,有顾客的时候,也会提两嘴。

这几天偶尔也会有人带着山货过去找宋彦交易了,不多,但是距离宋庭他们下次过来,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也不着急,慢慢攒着就行。

这店里生意好,每天分账也费时间。

他们商量了一下,还是一个月分一次钱比较合适,管账的事儿,干脆就交给宋熙容了。

宋熙容说起来的时候,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说起来俗气,她还挺喜欢数钱的。

“虽说限量一百个,但边城的平均消费水平还是不行,现在也就是尝鲜,过段时间,应该就卖不完了。”

把价格定低一点,也没必要。

君秋澜道:“过段时间,变成限量八十个,然后渐渐减到限量五十个,以后就保持在这个数量,遇到过节或者是特殊情况,再提到一百个的数量。”

就是要让顾客们有点儿紧迫感,不能让他们日日都能买得到。

要是顾客问起来,直接就说制作工艺太繁琐,人手不够,或者别的什么借口都行。

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饥饿营销。

宋熙容点点头,“我儿说得有道理。”

她还调侃了一句,“之前都说澜儿读书的天赋继承了夫君,现在看来,我儿子也挺会做生意的嘛,那就是继承我了呀。”

父子俩忍俊不禁。

君郁甚至腆着老脸:“还是我找妻子的眼光好,生下来的儿女都漂亮,脑子也聪明。”

“去去去,多大年纪了,老不羞的。”宋熙容心里高兴,但这不是在儿子面前嘛。

君秋澜齁得差点儿龇牙咧嘴的,难不成是今晚的奶茶太甜了?

他连忙说起了跟柳悦合作卖扇子的事情。

柳悦的意思是每一把给几块钱的提成就行,但具体给多少,他们还是要商量一下的。

还有数量。

总不能每次交货的时候,就给人家几十把,人家赚那点,可能都懒得费口舌。

君郁琢磨了一下,“现在隔壁的人手就只有袁淑和赵老夫人,带着两个孩子能偶尔打个下手,剩下的就是村里的妇人了。”

做了这么久的扇子了,大家也都是熟能生巧,效率比刚开始的时候高一些了。

偶有瑕疵的,都不需要他们开口,袁淑嫂子就会打回去,让他们重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