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2 / 2)
“后来提出的钱学森之问和杨振宁三问都与李约瑟难题息息相关。”明月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UP主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大多数回答都是从地理、思想和经济这几个方面来解读的。”
明月把“地理”放在首位是有私心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一统在东方是主旋律,分散分裂在西方是常态,大一统王朝肯定会比松散的城邦更强大, 但发展到后期难免会禁锢民众的思想。”
“还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东方人发展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西方人则不得不依托于海洋,不断向外扩张。”
“同样是受地理环境影响的还有性格特质,东方人大多喜欢安稳的生活,西方人则更倾向于冒险、及时行乐。”
“当然了,除了这些,必须要提到的还有元清两朝对汉人知识分子的压制乃至屠杀,但这个不好细说,大家懂就行。”
明女郎分析了很多,天幕之下的明朝人也思考了很多。
他们理解为什么最后一道题会是工业革命了。
对于其他四朝而言,就算是再意难平的事情,也没有超出过这片广袤大地的范围。
但对于明朝而言,他们必须看到,在如今的大明舆图之外,还有着一群遥远的异邦人。
天幕五科和工业革命的优先级,要远远高于朱棣、高于嘉靖万历、甚至高于清朝。
这是朱元璋此生最后一次抽取弹幕。
和赵匡胤一样,他选择将这次机会交给自己选定的继承人——朱标。
这并不代表着朱元璋有多么疼爱这个嫡长子,这种层面的决策,更多是出于现实的考量,感情的影响或许有,但并不多。
纵使天幕有诸多伟力,纵使提前知道了未来,朱元璋依旧会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选择。
就是因为不信命,他才能逆天而行,走到现在的位置。
朱棣低头,苦涩流淌在心间,不敢流露出分毫。
朱标神态自若,似乎从始至终都没担心过天幕会对太子之位产生什么影响,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一路走来,他度过了多少个战战兢兢的日子。
这是一条不能后退、不能回头的路,朱标只能一直往前走,好在到现在为止,自己继位仍是最符合所有人利益的选择。
【其实我觉得这事儒家得背个锅,从程朱理学开始就很让人费解,王阳明心学是为了救一下程朱理学,转头心学本身又出了问题,明末清初的实学刚准备再救一下,结果清军入关了。完蛋......没办法,只能等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了。】
看到前半句,宋濂差点喘不上气,看到后半句,他这后半口气才勉强续了上来:
宋濂也是一位理学家。
但和程朱理学略有不同,他的思想形态更近乎于先秦的孔孟之道,是朱陆合流后的儒学与佛学、道学、医学等等相结合的产物。
庆幸弹幕没有全盘否定儒家之余,宋濂也意识到,作为当代儒学的领头人物,他必须带领儒学做出改变了——起码不能与天幕五科相悖才好。
【系统即将与[明]解绑,愿君诸事顺遂。】
明朝人依依不舍地同天幕告别,系统的直播模块使命也已完成。
之后四日的化物数地题目都格外简单,明月只以为是“系统将走,其行也善”,也乐得答这些简单的题,拿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