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1(2 / 2)

加入书签

一想到明女郎之前提到的那位匈奴王,嬴政对于人才的渴求越发急切起来。

武举名列前茅者都已封了小官,如今多在蒙毅手下历练,把这陈豨加进去调教几日也无妨。

嬴政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韩信身上。

刚刚蒙毅附耳过来说,他手下的这批人中,韩信确实是最有将帅之风的那一个。

当然了,明女郎评价的政治素养极低,也在他桀骜不驯的表现上多有体现。

若不是萧何几番劝阻、蒙毅本人又确有几分实力,恐怕这韩信早就挂印离去了。

没被天幕夸赞时就已经如此傲气了,等会儿明女郎肯定又会对他多加溢美之词。

嬴政有预感,自己需要花费颇多心力,才能收服这位猛将。

而正在骊山监督役徒们修筑皇陵的某位官吏突然神色大变。

他记得,不久前有一位名为英布的黥面刑徒,纠集了一众“英雄豪杰”逃亡,如今恐怕已然成为盗匪之流。

事关重大,不敢不报。

官吏将此事告知上官后得到了些许嘉奖,这条消息也从骊山出发,快马加鞭传回了咸阳。

等嬴政得知时,天幕早已消失多日。

不久后,秦朝兵士在长江之上搜寻到了一伙以英布为首的盗匪,混乱之中,英布杀出重围,不知去向。

又过几日,番阳兹乡的百姓向官府献上一黥面头颅,声称此人深夜入户抢夺钱粮,不料双拳难敌四手,反倒丢了性命。

经被捕盗匪辨认,确为他们的头目——英布。

“在已经给萧何预设了罪名的刘邦眼里,连来劝说他的这些人都变成了萧何笼络人心的证据,而自己这个皇帝不得不在众人的逼迫下把宰相从狱中放出,也同样是一种屈辱。”

“出狱后,年事已高的萧何赤足进宫请罪,刘邦连忙制止。”

萧何期待又苦涩地看向天幕:自己连苦肉计都用上了,看在旧时情谊的份上,那刘邦应该不会再为难自己了吧。

“虽然制止了萧何光着脚走路,刘邦用的理由却充满了阴阳怪气:为民请命的萧何是好宰相,那自己这个把好宰相关进牢狱之中的皇帝,不就是桀、纣一般的昏君了吗?”明月叹气,“这便是权力的异化吧。”

朝会之上,萧何强压住心头翻涌的情绪,怅然若失:

说出这样话的刘邦,早已不是刘季。

他已经被权力彻底异化成了一位合格的皇帝了。

吕雉却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

在刘邦眼里,儿女和父亲都能轻易舍弃,好友虽难舍了点,但真正威胁到自己的时候,不也是一样的吗?

萧何来咸阳后,因为天幕所言刘邦推儿女下车的事,对她女儿多有怜惜,吕雉只觉无语。

偏偏他是好心,也不曾有冒犯之语,日后二人又要同朝为官,吕雉便忍了。

如今见萧何也被“推下车”,吕雉不觉幸灾乐祸,只庆幸自己早与刘季和离。

女儿已经改姓吕。

自己走在前头,为她踏平这条女子科举为官之路。

等她以后入朝为官,便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挣一个鲁元的封号。

“对刘邦心如死灰后,萧何学会了做一个‘好’丞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