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2 / 2)

加入书签

皇太女这个性子......

赵匡胤心绪复杂,既为她的聪颖果敢感到欣慰,又为她的这番奏对感到心惊。

良久,赵匡胤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不过是父女之间几句闲聊,哪里到了需要用敬称的地步。”

李世民和朱元璋就都没有这个顾虑,倒是武曌扶着下巴若有所思:她以后若是还能当皇帝,一定要留下遗诏,自己死后,后人祭奠时只允许女子主祭。

阴阳先生写得一手好字。

明月本以为挽联上可能会出现“女婿写在了女儿前面”这种让自己不适的情况,但凑近一看发现自己想多了:

这个排序与男女无关,和奶奶有血缘的排在前面,没血缘的排在后面。

先生斩钉截铁地说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明月颇为信服,连连称赞他这毛笔字写得好,诸朝人无语之余,又颇有触动。

秦朝毛笔刚刚出现,人们还没有与之产生太深的感情。

后面四朝就不一样了,明女郎天天抱着手机,几乎很少用笔。

就算用,用的也是硬笔,他们几乎以为毛笔失传了......

现在这么一看,应该还没有失传,只是会的人不多罢了。

先生安排了叶老妪的侄子举彩旗幡,明爸抱骨灰盒,明月抱遗像。

第87章 全福之人,吾生须臾 【请宿主明月详细……

另需在亲人之中寻一位父母俱在、儿女双全之人来抱装彩旗的箱子。

一众人围在一起冥思苦想, 发现这“全福之人”也太难找了。

想了半天,明爸才扒拉出来一人满足条件,打电话过去, 对方爽快答应。

诸朝人对“全福之人”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除了先生说的这两条之外,其实还会要求夫妻恩爱,兄弟姐妹之间和乐。

全福之人会被婚礼邀请,参与一些重要的仪式, 有祝愿新婚夫妇之意。

但在葬礼上倒是不太常见, 想来是明女郎本地特有的习俗吧。

守灵一夜,晨风微冷, 在一片哭声之中,明爸摔盆,门前放炮。

诸朝人虽早知叶老妪要被火化, 但没亲眼见到之前, 总还抱有一丝希望。

直到那具尸身真的被推进了熔炉里,两刻之后又推出了一架白骨, 诸朝人这才真正死心,开始对后世人破口大骂。

在阴阳先生的指导下, 众人将白骨收敛,奶奶之前腿骨折镶嵌进去的钢板, 也一并放在白布之中。

溱洧跟着明女郎一同见证了整个过程, 本以为自己会因叶老妪被“挫骨扬灰”而深感不适,但真正亲眼看到, 其实也就那样。

在殡仪馆的烧纸区烧了一部分纸钱和花圈后,一行人陆续上车。

因为去世的地方和埋骨之地相隔甚远,阴阳先生叮嘱明爸和明月经过路口、桥梁时记得喊魂。

明爸还知道经过的路是什么路, 桥是什么桥,可以喊出点内容,明月根本没在老家生活过,只能干巴巴地跟在后头喊一句:“回来吧,奶,回来吧。”

后面的几个流程就没有诸朝人接受不了的地方了,另有它物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上层人都对那挖掘机情有独钟,有这东西,想建什么都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