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2 / 2)

加入书签

再不济,跟部门领导商量一下, 这种情况下打一个外勤卡,也没有人会去刨根问底。

当然了, 补卡机会已经用完,部门领导还非常“事”的那些同事, 只能自求多福了。

因此, 明月和那位同样住得近的同事,不仅是早上开门的人, 现在又一起成为了最后锁门的人。

踩着下午刚铺上的一层新雪,明月回到了家中。

年年像往常一样摇着尾巴迎接主人,小狗并不知道自己要被带去玩雪, 诸朝人却知道,他们将要看到后世的雪景了。

站在明月的角度,这雪,和梅花配,孤傲高洁;和高山配,银冠璀璨;和故宫配,恍若紫禁城再现;但和她住的这座普通公寓楼配......她还真想不出来有什么相配的地方。

可在诸朝人眼里,楼高如穹宇,雪夜灯亦明。

W?a?n?g?阯?发?B?u?Y?e?ì????ǔ???é?n???????????????????

后世此情此景,恰如仙境一般,文人雅士早已备好笔墨,正准备赋诗一首,却见天幕之景突变。

明月和年年不知在哪个角落里找到了一块平整干净的雪地,一人一狗兴奋地搞起了破坏,在白雪之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深深的、完整的脚印。

不仅如此,明月一边跑着,一边发出非常不优雅的“鹅叫声”,每一步都把地上的雪踢到空中,洒到前面的年年身上。

小狗抖了抖身上的雪,回过头来兴奋地趴下,向主人发出玩耍邀请,明月踢雪踢得更加起劲了,年年左跑右跑地躲,有时能躲开,有时躲不开。

明月“桀桀”一笑,直接拉着狗绳把他拽到了自己身边,弯腰掬了一大捧雪,盖到了年年的头上。

被单方面“欺负”后,小狗显然更加开心了。

但刚刚这一幕在诸朝人的视角里,既恐怖又搞笑:天幕之上铺天盖地砸过来的雪和高大的、奸笑着的明女郎组合在一起,什么高雅的意境、赏雪景的情趣都被这一出搞没了。

但也有人被明月和年年之间欢乐的氛围所感染,写出一些诙谐幽默的诗作。

这些明快易懂的记事小诗一时间在民间流传甚广,倒是成为诗人的意外之喜了。

打雪仗一时爽,但后续给狗洗澡、吹毛时,就很头疼了。

尤其是吹毛这个环节,年年因为害怕吹发机的声音,不仅不配合,还要露出委委屈屈的小表情,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好不容易收拾好自己小狗的仪容仪表,群里又热热闹闹地开始叫人上号,明月搭眼一看,是个上分车队,连忙一边登录游戏,一边在群里扣“1”。

周五的夜晚就这样在“大捷”之中悄然消逝了。

初雪只下了短短一天,次日便已放晴,但高高挂起的太阳似乎非常吝啬自己的热情,就算走在阳光下也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

幸好明月已经全副武装。

叶奶奶昨晚专门打电话过来,起手式当然是天冷地滑,劝孙女不用专门回去看她。

明月熟练地表示自己确定肯定以及一定会回去的,奶奶便开心地叮嘱她,下雪不冷化雪冷,记得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不要感冒。

明月深以为然,出门前把帽子、围巾、手套统统装备到了自己身上,犹豫再三,又给自己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