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 / 2)

加入书签

附言者众。

长公子扶苏、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是朕之过。”嬴政收敛心神,下臣们可以对这三人避而不谈,他却不能逃避,“朕信重奸宦,过于自傲,教子无方,有愧于列祖列宗。”

对于始皇帝而言,既然已经有了结论,只要略微将这几人的性格拼凑起来,便能倒推出过程。

赵高本已犯下死罪,是他赦免其重罪并官复原职,还因此事让赵高与蒙毅结仇,与扶苏有隙。

李斯虽忠心于他,却与扶苏政见不同。他又何其可笑,竟会傲慢地以为自己在崩逝后仍能留有余威呢?

扶苏不智,胡亥不明,他反而选择了放任,前者他疏于教导,后者他过于溺爱。

又怎么不是自己的过错呢?

嬴政这样歉然,臣子们反倒更不觉是他的过错,争先恐后地宽慰起君主来。

刚刚心灰意冷的一些大臣登时打起了精神:

纵使历史上的秦朝二世而亡,但那又如何?天幕出现,不就是让他们改变原有的历史吗?

正所谓哀兵必胜,秦始皇这招以退为进,反倒让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朝堂上空前团结了起来。

若是明月知道嬴政这番操作,不禁要感叹起他的人格魅力了:

不愧是能说出“独忍弃寡人乎”的秦始皇,光明正大的茶言茶语用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这下那群大臣内心估计全都是:心疼陛下,为陛下守护最好的大秦!

嬴政那边力挽狂澜,一改颓势,刘彻这边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若是说晚年的刘彻是老登,那如今的刘彻也能勉强称得上是个中登了。

他恨恨地看了一眼天幕,开始在心中暗骂:

这个明小娘子是不是学识不精?具体什么时候诬陷的没有说,谁诬陷的也没有说,怎么诬陷的更是没有说,到底有没有在认真讲据儿?

骂完天幕,他又把除了卫青和霍去病之外的朝臣都瞪了一遍:

这群蠹虫,一个个都不安好心,竟敢诬陷朕的太子!

下首的诸位被他阴恻恻的目光盯着头皮发麻,很快就跪了一地。

而刘中登思绪翻涌,又发挥了自己多疑的特质:

难道是陈氏在长门宫还不安分?

自己就不该顾及所谓的往日情分留她一命,果然斩草就应该除根。

可惜此事与阶下众臣并无直接关系,历史上用巫蛊构陷卫太子的江充,如今还身在赵国呢。

而废后,更是还没活到他的晚年,就香消玉殒了。

老刘家有一项祖传的优点:从不内耗,也没什么道德。

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朕是不会有错的。

卫青、霍去病虽受宠信,也不敢在这种时候撩虎须。

更深一步想,他们身为太子母族,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尚未可知。

卫霍并不知道:历史上,在这次谋逆中,他们这一对舅甥,其实什么作用都没起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