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1 / 2)

加入书签

中还是泛起苦闷。

她请法师再为她多添一盏长明灯,希望公主能够忘记这一生的磨难,早登极乐。

·

回来之后,喻青在京城待得很腻味。

没正事做,也没心思玩。

皇帝病体未愈,朝会也简化至五日一次,她暂时没有别的职务,也不用上朝,只是偶尔被瑞王召见议事,此外都是空闲的。

年前她和闻朔出来喝了一场酒。

令她倍感意外的是,闻朔这小子现在安生了不少。

原来因为旧太子一案,闻家也受到牵连,闻府老爷子辞官前,乃太子太傅,他座下的门生,不少都在朝为官,总有那么两三个是拥趸太子的。

世家之间姻亲关系复杂,被清算的几个世家,或多或少也跟闻家有点沾亲带故。

所以,闻家差点也被打上了结党营私、祸乱朝纲的罪名。连长子闻旭都被停职,由御史台押走审问了。

后来是瑞王出面,闻家才勉强被保下来,虽然族中有几个被撤职贬官的,好歹没有经历抄家问斩,经历一番波折,闻旭才官复原职,做回尚书郎。

这场惊变让闻朔这个富贵公子尝到了胆寒的滋味,不太敢到处寻欢作乐、吊儿郎当了,老老实实地去国子学捡起圣贤书读了一年,现在正在集贤院做编修。

“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啊!”闻旭叹道。

他这资质光耀门楣是指望不上的,光是不给家里叔辈和兄长拖后腿,就得付出巨大的努力,本来是个风流的小白脸,现在都那么点沧桑之感了。

闻朔倒了好些苦水,本想也问问喻青的境遇,话到嘴边又想起,当年喻青离京不久,公主就病逝了。

好不容易娶到媳妇,又成了光棍一条,也是可怜,不用问就知道也很惨淡。

“来,干一杯,”闻朔道,“往后有什么打算啊?”

喻青淡淡道:“没想好,等年后开春我看看,要不要递折子回西北。在京城也没什么意思。”

闻朔张了张嘴,想劝他何苦去边关受罪,可看着喻青面无表情地饮了杯酒,又觉得不好开口。

和喻青相识多载,虽然交情不错,但闻朔总觉得从来没真正地了解他。喻青性子是偏冷淡的,与人相处边界分明,很少袒露心中所想。

闻朔没少拉着他一起游玩,喻青就算跟来,也未见得多么愉快。

他和享乐惯了的世家公子完全不同,像他的长剑,就算暂时收于鞘中,内里依然是冷硬、锋利的。

两年前,喻青新婚燕尔时,身上平添了许多鲜活气。

现在都已经看不见了,可能是刚从西北边境回来,那种淡漠又凌厉的气质愈发明显,整个人如同裹着一层看不见的冰霜。

“京城水太乱,走了也好,”闻朔顺着他的话来,“再隔两三年回来,没准下次你就是在紫微殿见瑞王了……”

喻青无奈道:“慎言!胡说什么呢。”

闻朔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反正我看瑞王爷有点那个意思,怎么说来着?非池中物。”

喻青不禁哂笑道:“你个小小编修,还看人家王爷‘非池中物’?快得了吧,老老实实喝酒,别口无遮拦的。”

连闻旭都看出来的事,其他人当然也不会不清楚。

不过,朝局风云变幻,今天东风压西风,明日西风压东风,谁都预测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