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1 / 2)

加入书签

实了片刻。

羊汤铺子的大汉站在泥土烧制的灶台前,松开搅拌的木棍从篮子里抓了一把独活草扔了进去,此时加入独活草的羊汤香味愈发浓郁。

经过羊汤停下脚步的男人率先将肩上扛着的粮食堆放在芦苇席上,一边拍着肩上的粮食碎壳,一边朝灶台旁的小陶瓮里扔了两个铜环。

“肺和肝,多放点蒜”

大汉从其中两个陶罐里捞出带血的羊杂直接放进一旁的木勺子里,伸进剁碎的羊骨汤里上下颠了五次,一捞一浇,羊杂在浓白的羊汤里翻滚着,一把蒜苗剁碎盖在陶碗里都快将白色的汤盖的严严实实。

两个铜环一碗汤和一把羊杂。

一铜环有十五到三十克左右,换取粮食也是同等的克数……

原身从来都是用物品换物品,从未用过钱。

看了一会,陆陆续续的有人给了一个铜环换了半把羊杂,一位捏着半颗小圆葱换了一碗羊汤没有羊杂。

以物换物这种用于买卖的方式,看着看着心里不是滋味,这一穿越就穿越到了这么远古的时代,还是陌生的王朝。

想回家都不一定能回去,这个时候东方是哪个朝代来着。夏商周?我在内心默默的换算了一下大致时间,应该是早商阶段。

…………

咕咕直叫的肚子终于让我想起了早上没吃多少,看得也差不多了,最终起身披着亚麻披肩来到了羊汤棚下,拿起自己篮筐里的一颗洋葱递给了大汉。

我这颗洋葱比那人拿的小圆葱还大了两圈。

大汉面无表情的接过,一碗羊汤里又烫了两大勺羊杂。

我捧着碗席地而坐,黑娃就躺在我脚边的凉席上,这孩子看我回来双手双脚的爬进我蜷缩的腿缝中,亚麻布遮挡下,她陷进了阴影处,从我怀中抬起小脑袋和我一起看着我手上的碗。

滚烫的浓白的汤汁里,羊杂起起伏伏,我将黑娃推到一边,让她靠在我身侧,这汤太烫了我真怕一不小心洒在她身上,已经够黑了再烫出疤来这孩子得丑成啥样。

捧着陶碗鼓着腮帮子吹,吸溜一口汤头,嘶嘶的吸着凉气为自己烫到的舌头散散热气。

拿着芦苇杆挑起羊肺慢条斯理的吃着。

一边吃一边看着附近的小吃,基本上是果脯蜜饯,卖蜂蜜的,以及各种烤制的鸭子、鸽子一类的烧烤性熟食。

大部分都没有桌子,食客只围着灶台边盘腿坐在一大张破旧的芦苇垫子上。

看着这种待客方式,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贵族和富商绝不可能盘腿坐在地上围着灶台寒酸的吃着东西,怎么也得有一张矮桌摆着食物,地上铺着高一点垫子,才有那么一点点希望被那些矜持的人们光顾吧。

不过话说回来。食物这种东西,从来靠的都不是桌椅摆设,一是味道二是干净,这两点做好了,那些贵族有钱人哪怕不会屈尊降贵吃堂食也会让奴隶买回去享受吧。

大概了解到自己需要准备什么,羊汤底留下的汤热度慢慢降低,我才喂已经扒拉碗扒拉好久的黑娃喝汤。

吃完饭后又逛了一圈,意外看到了油炸。

这可真是,那是羊油锅炸蚕豆泥和韭菜混制的饼子,饼子被放在棕榈叶铺着的篮子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