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2 / 2)

加入书签

如今大臣们每日都要去灵堂,十格格这一病,除了女眷们以及与十格格同胞出生的十阿哥,几位阿哥们很少能看到她,哭临资格都没有的十一阿哥更不用说,宜妃自己忙得自顾不暇,哪来的时间带他去。

若不是六格格看望后回来跟十一阿哥说了十妹妹已在好转,小十一甚至想要自己偷偷摸摸地溜过去了。

见十一阿哥眼睛里藏着担心,宜妃摸了摸他的脑袋:“额娘瞧着十格格已经好很多了。”

正因为好了许多,又正因为今日刚巧是皇上守灵的最后一日,或许太子才会带她过去。

钮祜禄贵妃心疼女儿,所以聪明一世的人突然钻了牛角尖。比起郭贵人,宜妃确实城府不深,这些年一直是姐姐在为她出谋划策。可若说起对皇上的了解,姐姐却远不如她。

如今皇上会因担心十格格去灵堂生病而特许她养病不去送老祖宗一程,可等到十格格健康起来,皇上看着她能蹦能跳了,又会不会想,十格格为何不去送老祖宗最后一程?

那时皇上可不会想起是自己的命令。

宜妃不敢将这些话告诉九阿哥。

她这个儿子性子顽劣,却与十格格关系极好,除了十格格,宜妃鲜少见他在其他人面前服软。胤禟对康熙这个皇阿玛敬畏有余,感情却谈不上有多少,她不想让九阿哥因此对皇上心生不满。

十格格很好,但她不能赔上一个儿子。

九阿哥扯了扯嘴角,不知是否将宜妃的话听进去了。

第108章

守灵仪式结束后, 宫中的白幡并没有撤去,内务府大臣与康亲王杰书已经将启奠的一应事务筹备周全,只待皇上点头。

康亲王询问皇上是否要立刻奉移太皇太后梓宫。

康熙彼时正在处理先前一些紧急的奏折,听到康亲王的问话, 微微愣住。

太皇太后离去已一月有余, 康熙已经在灵堂受了一月, 可这会听到钦天监已经算好了吉日,才恍然有了原来皇祖母真的已离他而去的实感。

半响, 在康亲王犹豫又要开口再劝的时候,皇上终于应了一声。

康亲王松了口气。

康亲王杰书是太宗皇帝兄长、礼烈亲王代善的孙子,他在顺治十六年继承了祖父的铁帽子王爵位, 如今已有近三十年。他年长皇帝9岁,在康熙最开始登基时一直作为坚定拥护他的核心势力,三番之乱时被任命为奉命大将军, 战功显赫。因而他于皇上心中的地位始终是不同于其他亲王的。在皇上不顾国事为太皇太后服丧时, 他和裕亲王奋力劝谏, 才终于令皇上放弃了原本的打算。

见皇上松了口要将太皇太后的梓宫迁移殡宫,康亲王放心些许, 他看着皇上脸上难掩的悲痛,劝了一句:“皇上, 恕臣多嘴,若是老祖宗还在,定也是不愿意看您一直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的。”

太皇太后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辈,她虽不姓爱新觉罗,但一生都为了爱新觉罗家殚精竭虑,且从不居功自傲,在发现前朝事毕后毅然决然退居后宫, 甚至连后宫的事都彻底放了手。

康亲王欣赏太皇太后的胸襟,也理解皇上对她的不舍,因而是这朝中难得支持太皇太后不与太宗皇帝合葬的人,但他也不忍见皇上一直这样。

康熙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他与皇祖母一起走过三十年,纵使早有准备,也难以释怀。

他看向了桌子上的荷包。

那是之前塞外巡幸时,乌西哈为了哄他特意送来的荷包,小格格哪里能动得了针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