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8(1 / 2)

加入书签

暗龙卫忽而同傅章一拜,“属下替天下百姓。多谢将军。”

他们很清楚,这一去,便是永别。

傅章拱手一礼道:“请转告王爷,傅家一行,乃是心甘情愿,请王爷切勿自责。”

暗龙卫带着江蕴同杨致远离开了,小孩子离开时,同身穿铠甲的母亲紧紧的抱了抱,注视母亲良久,却没有哭,扬起头同傅英道:“母亲今天,最好看。”

傅英忍不住落了泪,将孩子朝着江蕴一推,“快走。”

杨致远望着逐渐远了的母亲和外祖,埋头在江蕴的怀抱里,江蕴明显觉得胸前濡湿了一块,轻轻拍着孩子的衣襟。

傅章同傅英,领着傅家军,奔赴前线。

“傅家军听令。”傅章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身后便是视死如归的三十万傅家军。“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力阻柔然踏入兖州半步。”

只见傅章拔出长刀,高举于长空。“杀。”

“杀......”三十万傅家军振臂高喊,声音穿透整个战场,显气吞山河之势。

这一战,傅家军都知,有去无回。

然为军者,一为效忠明君,二为守护百姓。

身处乱世之中,傅家军誓死坚守国土,亦能用千万将士性命,为新君铺平道路,还天下太平。

第142章 定局

成元六十七年六月,三皇子江肃起兵谋反,七皇子江蕴亲自带兵,昭勇将军楚闻从之,携天子暗龙卫以镇压,全胜。

同月,柔然进攻兖州,城门几尽失守,傅家军负死顽抗,静安王调兵支援,柔然终退兵,三十万傅家军,仅余五千。

主帅傅章、其女傅英,战死沙场。

江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在屋子里整整关了一夜,谁也不见。

暗龙卫转达了傅章的话,更令他心中沉闷不已。

太子与柔然交好,三皇子自然也能同柔然接触,他其实,并非一点也没有预料到,可是他仍然选择了这条路,若是错过皇帝驾崩,江肃叛乱的时机,待旁人登基再改朝换代,便有篡位之嫌,江山更难稳固,可他没有时间了。

所以他选择了牺牲傅家,保全京都。

“子渊啊,我分明,才是十恶不赦之徒。”江衍自嘲道。

江肃被关押在天牢之中已有一月有余,头发蓬乱,衣衫褴褛,天牢的守卫都知道,这个三皇子,是必死的命数,故而一点情面都未给,将他折磨的不成人形。

不知多少日子过去,一日,守卫打开牢房,一道人影缓缓走近,锦衣墨发,笔直的身板端端立在他的面前。

“你来做什么?”江肃轻哼一声。

江衍无言的站在他的身前,“你可认罪?”

江肃却站直了身子,语气嘲弄。“成王败寇罢了,我认栽,栽到你手里,倒也不算太亏。”

江衍不答,命人递了一个瓷瓶,便转身离去了。

江肃勾起一抹笑,抬手将瓷瓶取了过来,将里面的东西一饮而尽。

真是多谢静安王,赏了他个体面。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i???????è?n?????????⑤?????????则?为????寨?站?点

江肃伏诛。

同年七月,先皇诏书,传位于七皇子江蕴,静安王江衍摄政。

静安王再出现在人前的时候,便是一身缟素。

皇室中人,平素不得着丧服,若着丧服,便为国丧,然先皇丧期已过,朝中大臣颇有微词。

江蕴坐在王座之上,听着臣子谏言,“父皇丧期虽满,但皇叔与父皇兄弟情深,不必拘于礼数。”

江蕴的确是个帝王之相,也是个极有主意的人,这朝廷肃清后,一干官员都安分了不少。

其实朝中人皆知,先皇驾崩前,这位静安王早已身穿素服,显然不是为先皇守孝,可天子说了不必拘礼,他们便也只能闭口了。

再说楚闻,楚闻平乱有功,但是眼下北原之乱未平,有联合蛮夷造反之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