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1 / 2)
她才道。
“时候不早了, 按理说臣妇也不该叨扰王妃,只是两年不见, 臣妇那已出嫁的小女自幼和筠儿一起长大,甚是挂念。也多亏了筠儿派去的医女诊治,她才能安然无恙地生下子嗣,因此此番前来拜见, 还带了小女准备的书信和谢礼,想着亲手交予筠儿……”
说罢, 身后的两个婢子微微上前,露出手里的书信和礼品, 夏氏面露无奈, 言语里也多了踟蹰,“只是不知,筠儿今日可在都督府中?”
说这话时, 夏氏只觉捻着帕子的掌心被汗渍浸湿。
赵筠即将过继平北王,以后定是身份尊贵、前途远大,只是被过继者大多会避讳原来的血亲,因此,她也需得摸清平北王妃对此的态度。
那淡薄到几近于无的父女母女情不值一提,可筱儿和赵筠的姐妹情谊却是实打实的……倘若平北王妃不介意赵筠同原来的姊妹来往,她在盛京的女儿兴许能够得到些许照拂。
夏氏心里生出希冀。
阮秋韵看在眼里。
可在想了想,还是让人去将外甥女请来了,筠儿快也快成年了,很多事也应该由她自己拿注意。
“给姨母请安。”侧眸见到自己的嫡母,赵筠眉目微挑,也施了一礼,“给母亲请安。”
夏氏站起了身,也并没有刻意去做出慈母姿态,只是仔细地端详几步外的女郎片刻,然后笑道,“两年不见,筠儿越发长开了,我也险些认不出来了。”
这话有恭维的意思,却也是实话,没有往日的畏畏缩缩,也无志得意满时外放的戾气,十六七岁的女郎,挺拔俊秀,意气风发。
倒真是同以往很不一样了。
赵筠笑了笑。
虽然许久不见,可这对名义上的母女也的确没有什么话可说的,夏氏敛了敛笑意,让人将书信和谢礼送上,语气郑重,“你派去的那个医女救了筱儿的命,母亲要多谢你。”
纵有万般算计,可这一刻的感激却是真切的,出嫁的女儿难产,若非最后有从平北王府派去医术了得的医女前去,她女儿恐怕真的要死在鬼门关上了。
有一对身份尊贵的姨父姨母,赵筠什么都不缺。因此过继也好,断亲也罢,倘若赵筠愿意……她也会尽力在赵盼山面前促成此事。
医女?
赵筠眸光闪了闪,看了眼上首含笑望着自己的姨母,抿唇一笑也不推辞,只道,“大姐姐平安就好。”
赵笙也跟着嫡母一起过来,此时正坐在嫡母下首,听着赵筠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忍不住抬起眼看着几步外的,陌生又熟悉的三姐姐。
出门见客,赵筠没有像以前一样身着利落的窄袖衣袍。
女郎身量高挑,此时身穿颜色鲜亮的襦裙外加披帛,随意被束起的发丝也罕见地带上了饰物,走路带风,看起来金尊玉贵,意气风发。
赵笙有些恍惚,就这么怔怔地看着,在赵筠看过来的时候,也连忙站了起来,有些拘谨地行礼,“三姐姐好。”
赵筠挑眉,也含笑颔首。
夏氏很快就离开了。
赵筠漫不经心地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又瞥了两眼翠云手里的书信,直到几步来到姨母身侧时,唇角的笑意才逐渐真切热烈起来。
她自然是看得出她这位嫡母的小心思的,却也并不在乎,她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姨父姨母,在乎的也只有姨父姨母……所以过继之后,她就和赵家再无干系了。
半月后,过继和断亲文书被接连送到大都督府,赵家一家子也随着赵盼山一起赶去廉江郡赴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