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0(1 / 2)
边也是从来不缺医者女医的,从未想过平民女郎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中。
她对医术的喜爱源自于小时候,她在交州长大,见多了因医者和药材缺乏而丧命的军卒,对治病救人就有了念想。
以前还不明白平北王妃为何会如此重视女医,如今倒是彻底明白了。
世间条条框框的男女大防难以更改,可要是大周医女逐渐增多,不仅能给千千万万闺阁女郎提供多一条的出路,还能让她们不会因为男女大防而忌医,延误诊治。
赵筠安静地听着,当听到项真后面夸赞自己姨母的话后,唇角上扬,眼眸带光。
她姨母自然是最好的。
她也喜欢旁人夸赞姨母。
不过萎靡一会儿,项真又打起精神来了,而赵筠想起自己派人从戴氏主宅里救出的女奴,想了想,不禁问道,“女医那边可还缺人手?”
项真愣了愣,疑惑看她。
赵筠解释了一番这些女奴的来历,项真想了想,“缺倒是缺,不过缺的却是照料药材拾捡药材之类的人,最好还是要识字的。”
毕竟是要认得药材名字的
赵筠颔首,想着明日可以去问一问她们有谁识字的,若是实在没有,也可以去问一问姨母,当初从草原带回来的那些女子,都是姨母安排的。
她利用她们达成了目的,也应下了她们的请求,如今也要将她们平安无虞地安顿下来才好。
不过,该怎么解释这些女郎的来历?
在外头做了坏事的孩子总是不愿让敬爱的长辈知晓的,就像当初瞒着姨母将人丢进了象姑管这件事一样。
心思一转,而后看向项真。
……
“……她们都是从里面救出来的,有十几个,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安顿,只能来求求伯母了。”项真满脸苦恼地说着。
阮秋韵看着名册,都是一些十几岁,正值花季的女孩子,她很快答应了下来。
项真笑意璀璨,瞟了一眼身侧的赵筠,赵筠无奈,只示意地点了点头。
两个孩子那点眉眼官司实在明显,阮秋韵眼底沁出笑意,却并没有询问。
“伯母,这是哪家要办喜事吗?”
余光瞥见书案上有红色的帖子,项真好奇。
“原家大公子成婚。”
原大公子。
项真想了想,好不容易从记忆里扒拉出这么一个人来,后又兴致勃勃,“那伯母要去吗?”
“还没决定好,你想去?”阮秋韵含笑。
项真笑嘻嘻,没有否认,她长这么大,还从未参加过婚宴呢。
“那就去吧。”阮秋韵沉思片刻,也恍然觉得自己在府里待太久了,正好出去走走。
第121章
收到平北王妃回来观礼这一消息, 原家一众人自是喜不自胜,却是很小心地捂住消息,不让旁人知晓, 毕竟贵人身份尊贵,还是要谨慎为上。
原大郎君是原氏主脉嫡长,其婚事自是举族之力,整个宅院遍布红绸,高朋满座。
“这冀州的婚仪看起来和盛京也并无太大区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