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2)
叶瑜项真两人没有和徐梁一般事先准备,又都是不服输的性子,眼看着徐梁解开了花灯上谜题,心里不服气,自然是要答到自己对了为止的,她们闻言看了看手上的花灯,面上都有些心虚。
这好像,好像……的确是有些多了。
项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心翼翼地将买下的两盏递到身后跟着的小婢手上,只将答中了灯中谜题得到的那盏小兔灯提在手里,然后喜笑颜开地解释道,“没关系,我等会儿可以带回家里给父亲,我父亲也很喜欢花灯的。”
叶瑜也学着她的举动,闻言也肯定地连连点头道,“没错,没错,难得出来一趟,我也要带一些回去给父亲母亲哥哥嫂嫂,这也不算多吧。”
“嗯,不算多。”赵筠眼底难掩笑意,却也还是附和着好友。
见赵筠两手空空,身后的翠云手里也没有花灯,叶瑜福灵心至,立即转移起话题询道,“筠儿为何不选,是这铺子里的花灯没有你喜欢的吗?若是不喜欢,不若我们再去旁的铺子看看?”
一下子卖了九盏花灯,守在一侧的伙计早已经是一脸喜色,闻言也立即将注意力放在还不曾买花灯的女郎身上,上前了两步,又见缝插针地介绍起自家的花灯。
赵筠敛眉默默地听着,视线在花灯架上缓缓游移,很快就看中了几盏河灯。
河灯被做成莲花式样,花瓣虽层层叠叠,中心点着黄花蕊,看起来却并不繁复。
伙计十分机灵,立即拿出了女郎看中河灯,赵筠仔细地看了看,遂买下了其中的四盏。
端正节是可以放河灯的,一直有着祈福的意思,叶瑜三人见状,也来了兴致,一人买了一盏河灯,然后兴冲冲就往有水的地方走。
街道上人头攒动,翡月湖中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各色河灯浮动,四盏荷莲式样的河灯已经点上了烛火,紧接着被置于湖面上,放手后左右摇摆了几下,很快就在微风的吹拂下,缓缓朝着远处游去,同旁的河灯汇集在一起。
端正佳节,翡月湖畔的许多酒楼茶馆此时大多灯火通明,文人雅客聚集在一起,吃酒品茗,共赏明月,轻易就能将翡月湖畔的一切尽收眼底,实在快哉。
慵懒俊美的郎君懒散地倚在窗牗处,遥遥地望着下首湖畔处蹲着放着河灯的女郎,眸色复杂了几瞬,唇角却是勾起了一抹笑意。
隐约记得那梦里的女郎,无论是在赵家,还是在马家,女郎受了委屈的时候,也总是会在湖畔放河灯祈福的,那时放的是两盏……
放完河灯后,时候还不晚,赵筠几人又进了一茶馆。
茶馆已经没了雅间,他们也不挑,直接在茶馆大堂一角落处坐下,端正佳节,大堂一侧正唱着传说中嫦娥奔月的一曲戏,茶馆里的雅客有男有女,正听得摇头换脑,如痴如醉。
赵筠其实是不喜欢听曲听戏的,可在这样浓烈的节日气氛下,却也还是沉下了心细细听了片刻。 网?址?f?a?b?u?页?ì???ù???é?n?????????⑤?????o??
楼上雅间有人下来了,赵筠视线漫不经心地扫过,却很快就停住,最后眸光停在了一位颇有些面熟的郎君身上。
年轻的郎君锦衣玉冠,面容俊秀,被人众星捧月地簇拥着,一派高门矜贵小公子的模样。
“那是刘家的郎君,刘观舟。”循着赵筠的视线望过去,叶瑜挑眉,疑惑询道,“你认识?”
正是那日唤姨父为姑父的刘家郎君,赵筠眸色复杂,敛眉摇头,“不认识,我只是觉得有些眼熟。”
叶瑜颔首,似想到了什么,凑到了赵筠耳畔处低语,“那刘观舟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物,宣平公府同平北王府近日也多有嫌隙,前一阵旁系才被抄家,筠儿往后若是碰见这等人物,还是远着一些,莫要搭理……”
赵筠捻着茶盏,默默地听着,面上却是若有所思。
从楼梯上下来,几乎可以俯瞰整个茶馆大堂,刘观舟居高临下,很快就注意到了正坐于大堂一侧的赵筠。
收了折扇,刘观舟面上的笑意意味不明,下了楼后来直接到赵筠几人的桌案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