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1 / 2)

加入书签

五日一次,赵筠掰着手算着日子,每到姨父上早朝,就会借着机会过来同姨母一块用朝食。

对于外甥女的操作,阮秋韵无奈,“你天天过来都可以,不需要挑日子。”

赵筠轻笑不言,姨父姨母新婚燕尔呢,她日日打扰算什么事啊。

此时,她嘴里还吃着糕点,见姨母将拜匣打开,也探头来到姨母身侧,看着帖子念着,“户部左侍郎石守卿之妻,冯氏……姨母,这家夫人我倒是从未听说过。”

赵家门第不算高,可父亲是朝中四品官员,来往的也多是一些家世相近的官宦人家,因此即便赵筠很少跟着嫡母长姊她们出门,她对于盛京中一些人家也是略有耳闻的。

见外甥女感兴趣,阮秋韵将帖子递了过去,然后又给外甥女碟子里又夹了一个点心,才笑着解释道,“石大人是原来会稽郡的郡守,前几日才回到盛京,你以前没听说过也正常。”

会稽郡郡守。

会稽郡位于荆州,距离盛京不算特别远,是姨母原来住着的州郡,赵筠了然颔首,心里的好奇也放下,将帖子放入拜匣里,吃着姨母夹过来的点心。

阮秋韵将拜匣递给春彩,看着垂首吃得十分认真的外甥女,不由轻笑询道,“今日医女课堂不上课,筠筠等一下可要出去?”

赵筠今日是想在家里陪姨母的,自然不想出去,她放下玉箸,正想摇头,下一刻却不知想起了什么,眼眸弯弯,嬉笑地抿唇道,

“姨母,再过几日就是乞巧节了,这几日坊市里也极热闹,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要不然姨母整日待在王府里,看着那些诊籍脉案还有账簿名册,也太无趣了一些。

七月初七,乞巧节,又称女儿节,是大周女郎极为喜爱的一个节日,乞巧节当日,许多女郎回会出门游玩,阮秋韵这才记起,还有四天,就到七月初七了。

外甥女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阮秋韵没有犹豫多久,也很快含笑地应下了。

乞巧节快到了,坊市里行走的女郎也多了不少,从马车里往外看,针织布坊,金银饰坊,各种点心铺坊……这些女郎常光顾的铺子,尤其热闹。

还没入秋,下了马车后,坊市的热意夹杂着喧闹扑面而来,阮秋韵脸色不变,也并没有戴上幕篱,只眸色柔和地看着身侧的外甥女。

天还是有一些热,赵筠心疼地看着姨母有些泛红的脸颊,忙将姨母带进了一家卖点心果子的铺子。

铺子是二层楼高的小楼,装饰雅致,一楼处摆着各式各样的点心,还有一些干果果脯的零嘴,阮秋韵细细打量着,却听见身侧的外甥女介绍道,

“姨母,这就是花月楼,姨母前几日用的糕点,都是我从花月楼买的。”

原来这里就是花月楼。

阮秋韵若有所思颔首。

守在铺子里的伙计见有客人上门,很快便迎了上来,花月楼卖的点心果子是盛京独一份,平日里不少高门大户都会派人过来订点心,有时候贵人经过,也少不得会亲自进门买上一些。

接待的贵客多了,守店的伙计们也练成火眼金睛了,此时见着从门外进来的两位贵人,心里却也是忍不住一惊。

两位贵人看着像是一对高门大户的母女,俱是华服美饰,身后还跟着许多伺候的奴仆部曲。

奴仆敛眉恭敬,部曲高大骇人,女郎俏丽灵动,笑意盈盈,妇人更是高贵美艳,温婉柔和……即便是自觉见多识广的花月楼伙计,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那些部曲的目光给人带来巨大压力,伙计心里有些怵,却还是几步上前,唤了贵人后,为贵人一一介绍着花月楼里的糕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