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1 / 2)
嫔的哥哥也在随行的队伍里,想必在聂贵嫔心里,这是她最得意风光的时候了吧。
帝帐前,聂贵嫔牵着大公主站在门前静静地等候,面带妥帖的微笑。
大公主手中还抓着一把小雏菊,看起来是新鲜采摘要献给陛下的,黑葡萄似的眼睛亮亮的。
整个宫里就这么一个公主,性子又活泼可爱,很难不受宠。
但此刻陛下正在大帐内商议国事,一时还不得闲,恐怕得让公主和聂贵嫔多等会儿了。
戴铮站在门口候着,面露迟疑之色:“娘娘,陛下这会儿正在议政,吩咐过不见嫔妃。围场风大,夜间又冷,不如您先回去,等陛下忙完奴才替您通传,届时陛下愿意见的时候,您再带着公主过来也不晚。”
聂贵嫔偏头问:“瑶儿想不想先回去?”
大公主立马摇了摇头,脆生生的说:“不走,等父皇!”
闻言,聂贵嫔只好笑着说:“公主思念父皇不肯走,那本宫带着她在稍远的地方玩会儿吧,这儿就劳烦你了。”
戴铮笑着诶了声,搭着拂尘在门前继续看守。
陛下一旦议政就不会轻易结束,听说还是南方水患的事,似乎又出了什么大问题。
南方水患自先帝在时就是一块心病,但治理多年也没有个好成效,陛下有心为民造福祉,自从今年洪灾开始便在治水上极为上心,结果好消息传来才没多久又出现纰漏,陛下的心中自然心焦不已,需得立即召集重臣们议政。
天色渐晚,围场的风渐渐大了起来,连戴铮都觉得有些冷了,缩了缩脖子。
他看了一会儿,聂贵嫔和公主已经许久不见身影,想来是回营休息去了。
这么又过了半个时辰,大帐内的臣子们向陛下请辞,戴铮猛地一个激灵清醒了,站在一侧静静地等着。
等里面的臣子都走尽,戴铮正准备入内通传聂贵嫔和大公主来过的消息。
陛下国事烦忧,想来看到公主能稍微开怀些。
没想到尚未动身,就见一女子缓缓走至,手中还提着一盏宫灯,朝他轻声说:“大监,劳烦向陛下通传一声,我……我找地方炖了些清火滋补的汤羹,想送给陛下。”
说话的人正是才入宫不久的尚宝林。
戴铮犹豫了一下,尚宝林立刻添了句:“我这还有一封信件要给陛下,是皇后娘娘亲笔书写,还请公公务必代为通传。”
眼下聂贵嫔和大公主不在,戴铮斟酌了一番,打算先去替尚宝林通传。
但就是这么不巧,戴铮刚回复了尚宝林,聂贵嫔便牵着大公主过来了。
御前行走之人最怕的时候就是这种时刻,陛下不管见了谁都惹另一方不满,戴铮心底暗暗叹一口气,转身入内如实向陛下禀报:“启禀陛下,聂贵嫔带着公主求见,此外,尚宝林也炖了汤羹过来求见,说还有皇后娘娘的亲笔信给您。”
谢言珩不紧不慢地喝一盏茶下去,并不抬眼:“明嫔呢?”
戴铮躬身道:“明嫔主子还没来,许是没有修整好。”
他淡嗯了声,说:“这一路上陪瑶儿的时间不短了,让她们回去歇息吧,让尚宝林进来。”
戴铮应声道:“是。”
“娘娘,陛下说公主年幼,这一路舟车劳顿恐歇息不好,这会儿天色已晚,您还是带着公主回去吧。明日是秋猎的第一天,公主有得玩呢。”
聂贵嫔面上的笑容无声无息地凝固在了脸上。
她默了一瞬,说:“如此也好,那陛下此刻是要见尚宝林吗?”
戴铮讪笑一声,躬着身子退开了半步。
心中所想被确定,聂贵嫔牵着公主离开的时候,嘴角的笑容渐渐抿成直线,眼神也冷了几分。
隐忍多年才让她们两败俱伤,有了此次围猎这么好的机会,偏偏皇后自己不能来便罢了,还要推一群新人过来和她争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