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3(2 / 2)

加入书签

不出许久,霁月殿的宫人带着太医进了内殿。

来的人是太医署的王太医,平时会给资历久的太监和嬷嬷看病,请他来不算越了规矩。他进来后先向桑青筠行礼问安,然后开始挨个儿给那些肠胃不适的宫人看诊。

等一一看罢,王太医才拱手弯腰道:“启禀明淑仪,微臣已经为您宫中的宫人挨个诊过脉,除了因为寒凉之物所致的肠胃不适意外,并无看出什么不妥。”

“其实自入夏以后,后宫之中因为肠胃不适而请脉开方的不在少数。要么是冷热交替,要么是因为寒凉之物摄入过多,再有便是食用的食物变质了,都会让人肠胃不舒坦。”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ī??????????n??????????5???c?ō???则?为?山?寨?站?点

“微臣方才得知他们都饮用了加入冰的绿豆汤,还摄入不少,那就更是了。”

桑青筠好看的眉头微蹙:“那残羹验过也无碍吗?”

王太医确认无误:“是,那残羹并无不妥,微臣细细看过多次,可以肯定是无毒的。”

思量一番后,桑青筠点了点头,蔓姬立刻拿出一包银子上前塞到了王太医手里:“今日劳烦王太医走一趟了,一点心意,拿去买些茶水喝。只是本嫔今日所问之事还请不要告知旁人,只说本嫔宫里的人吃坏了东西,请你来开药看诊即可。”

宫中的争斗从来没有过消停的时候,王太医在宫里的年份不短了,又不受上面重视,自然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

何况这位明淑仪近来十分得宠,又出手阔绰,他还是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的:“微臣明白,一定不会辜负嫔主所托。”

事情了结后,小福子送这位王太医离开霁月殿,桑青筠思前想后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支颐靠在软榻上掩面打了个呵欠。

近来事情一件件都朝着她来,也许是她神经太敏感了也不一定。

今日去蓬莱岛本是为了避暑休憩,但陛下又存了心使坏,在蓬莱仙殿里要了她这么多次。

还好陛下今夜不来霁月殿,不然这哪儿是歇息,比轮值还累人。

算算日子,再有半个月就是中秋宴了,每逢大宴都不太平,也不知道这回又会发生什么事。

就在桑青筠歪着身子看书,准备再晚点便收拾着就寝的时候,殿外突然走进来值守的宫女,躬身道:“主子,赵太妃身边的宫女来请,说太妃娘娘想跟您说说话,不知您方便不方便。”

等了这么多天,该来的还是来了。

桑青筠捏着书的力道更重了几分。

自从半个月前赵常在因为陷害她得风疹被陛下降位禁足后,她就知道赵太妃不会真的坐视不理她这个亲侄女。没想到禁足了这么久,赵太妃也真沉得住气,既没向陛下求情,也不曾找她的麻烦,全当这事没发生过。

但她才挂上名牒,今日又和陛下出游回来,太妃这会儿请人,可见也不是全然把这事不放心上的。

这位赵太妃名义上是太妃,虽不管后宫中事,可跟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和太后没区别。

桑青筠是先帝还在位时就在宫里伺候的人了,很清楚陛下当初是如何孝敬太妃和已故的太后的。

赵太妃和太后在宫中相依为命数年,虽不是亲姐妹却比亲姐妹还要好,彼此信任,彼此扶持。所以赵太妃虽无子嗣,对陛下却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的好,甚至更细心。

孝之一字大过天,这也是为什么陛下分明对赵常在没有任何意思,却依旧纳了她为嫔妃的原因。

她在御前伺候陛下的时候,曾给赵太妃送过几次东西,传过几次话,太妃还曾留她喝茶。太妃的性情温柔慈祥,并不是工于心计的人。

但正因如此,她才不知道赵太妃传自己去要说什么做什么。

太妃耳根子太软,心也太软。

若真的是为了赵常在敲打她,威胁她,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