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7(2 / 2)

加入书签

水笙懵懵懂懂,兀自醒了会神。

他偏过脸颊,蜷在被褥里,一双乌黑水汪的眼睛溜溜转悠,落在赵弛身上。

对方似乎出去过,手中忙着什么。

他披着衣下地,走近一瞅,发现赵弛正在用浆糊糊着几张红色窗花。

“这是……”

赵弛把红纸贴在窗户两侧,剩下的两张贴到门上。

“在外过年不比家里,只能将就着准备。”

赵弛独来独往生活十几年,过去不管何种年节,早就习惯冷清,没做多少准备。

今年与水笙一起过,原本想好好准备,无奈计划赶不上变化,只得简单操办。

闻声,水笙翻开包袱,看见里面还有一对红烛,一叠红纸,一包枣子和油津津的花生糖。

赵驰道:“我买了些面粉,跟客栈借了灶台,一会儿过去备些吃的。”

水笙打起精神:“我来帮忙。”

赵驰轻揉他的头发:“先洗漱,吃点东西再下去。”

水笙眼睛弯弯地眯着:“嗯~”

两人并肩走出房门,客栈一楼很是冷清,投宿的客人都去街上凑热闹了。

小二一身灰色棉衣,趴在桌上,不时探着脖子往外头看,他嘴上笑呵呵地,手里的瓜子磕去大半。

瞧见两人下来,连忙照顾:“客人有何吩咐?”

赵驰:“借灶台一用。”

小二忙指了指方向。

下过雨,大堂潮冷,一股寒气从脚底冒。

水笙挨近赵驰,男人带着他穿过后厨,在灶台边上和面备菜。

赵驰经营过几年面摊,和面的手艺娴熟老道,没多久便切出薄薄的圆块儿皮。

水笙一瞧,睁大眼睛:“包饺子?”

生活在北边儿的百姓,过年有吃饺子的习俗,考虑到这一点,赵驰才有此打算。

“还有什么想吃的,同我说说,今天都给你准备上。”

水笙脚底扎了钉子似的僵在原地,嘴唇弯弯地抿着,瞳仁里流出湿湿的水光。

他轻轻开口:“这样已经很好了。”

赵驰包着馅,不忘看他。

“可是记起了什么。”

“嗯……”少年微微抽动鼻尖,眼睛说红就红。。

“记得一点,方才脑子里闪过几幕画面,我想起来了,小时候与爹娘一同吃过饺子的。”

说完,水笙笑着抬眸,很快振作起精神。他洗干净双手,挨着赵驰站在另一边,认真专注地包饺子。

赵驰做出来的饺子胖胖鼓鼓,皮薄馅多,一看就引人口齿垂涎。水笙做不出太漂亮的,好在中规中矩,能吃就行。

天色很早擦黑,夜里还落了一些雨。冰凉的雨丝打在红色的窗子上,一股潮湿的水汽打在脸上,冷气直扑口鼻。

新年夜不宵禁,城里放着花灯,雨雾蒸成汽,别有一番朦胧美丽。

落着雨,街边行人非但不避,反而喜悦地大喊:“下雨了,下雨了——”

很多看花灯的百姓都感受着这场落下来的雨。

今年入秋后甚少雨水,天地干燥,新年的雨来得及时,若延续到春日,来年会是个耕收的好季节。

普通百姓大多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不闹水患,不闹旱,能准时耕种,收粮,已是老天爷赏下来的最好的脸色。

水笙听着热闹,将手伸出窗外接了一些水玩。

赵驰站在他的身后,不忍扫兴。

过半晌,将那只冰凉凉的手心牵回,裹在大掌里揉搓,搓得暖和才松开。

“当心受凉。”

昨日听小二说,纵使晚上下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