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1 / 2)

加入书签

,腿脚微微一跨,旁边空荡荡的。

他抱着薄被起来,涣散惺忪的眼眸缓缓睁大,下巴搭在膝盖,认真想昨夜的事。

想罢,水笙穿好衣服和麻鞋,披着些许凌乱的头发,寻到灶间。

赵弛刚把早食备好,见他衣衫不整的寻来,眼神略过白净的肌肤,道:“洗漱干净就能吃了。”

水笙“嗯”一声,脸色小有纠结。

“赵弛,昨天夜里,咱们那样说,算说好了么?”

他不像赵弛那般,习惯沉着脸色隐忍。此刻眼睛亮亮地看着人,话即出口,害羞多过雀跃,不得答案,又固执地扒在门口不走。

没等太久,赵弛微微点了下头。

水笙欢喜一声,迎上对方投来的目光,总觉得那眼神好似有了变化。

当下抿唇,有些害羞地跑去洗漱。

少年纯真的反应被赵弛一丝不漏地捕捉着,吐出胸口压抑的浊气,跟着笑了下。

用过早饭,水笙收拾好纸笔和书囊,交给赵弛拿着,一起去了面摊。

光阴流转,已入季夏的尾巴,一行走商的人抓紧时间往返各地,途径溪花村,都要停在摊子吃碗面。

凡在面摊吃过东西的,都喜欢赵弛做的野味面,卤汁浓郁,肉香细腻,往来过几次的,都专程停下来吃了再赶路。

除了手艺,野味亦是关键,这便是赵弛抓了野鸡野鸭却不卖的缘故,多数自己养一段日子,如果供应不上,或赶不及捕捉,便去村中寻些猎户,向对方买来。

吃面的行商喊道:“老板,若你这摊子开在城里就好了,王某别的不馋,就好这口野味面,一定天天光顾。”

赵弛打包好对方要的干粮,送到桌上,道:“会有机会的。”

姓王的行商眼睛一亮,笑呵呵地接过干粮,结了账后,道:“那就期待老板的好消息。”

屋内,水笙听到门外的交谈,握着笔走神。

午前,赵弛牵着他去学堂,行到半路,水笙道出心底疑惑。

“赵弛,以后要去城里开摊么?”

赵弛紧了紧他的手腕:“有这个打算,等攒够钱,去城里租一间铺子。”

从前,赵弛不太看重谋生手段,只要有力气和手艺,无论在哪里都能活着。

这份打算原本存了些念头,如今与水笙说开,想了一夜,更加深了他的想法。

若要相守下去,定要为今后做更好的打算。

城里依山傍水,有着天然景致,人群往来又比村子密集,设立驿站,出行便利。

城内还分布着医馆和药铺,若水笙有哪里不适,可以就近问诊,方便照顾。

水笙听完赵弛简单的打算,攥紧对方的手指。

“不管去哪里,咱们都要一起。”

赵弛应下,牵着他一路走到学堂,

大门前,水笙上了台阶,接过书囊和水囊。他微微仰头,眯着眼,那只大掌便落在发顶,揉了揉。

“进去吧。”

水笙笑眯眯地入了门内,与此同时,冒出一丝疑惑。

他分明与赵弛互相道清情愫,心里虽然甜蜜,却似乎仍有些许不满足?

牵手,揉脑袋,这些举动没在一起前就天天做的,在一起后,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先生可借千百疑惑,但他不好意思问询,堂间休息时,一时疏于写字,支着胳膊肘,埋头苦思。

堂间延时半刻,娃娃们雀跃,水笙朝外张望,却见一道略微熟悉的身影。

青云书斋的老板,谢铮来了。

谢铮下了马车,刚进大门,眼睛就一下子黏在先生脸上,那眼神,似怒非怒,还有些许道不明的意味。

先生举止散漫,看那神色,似还出言讥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