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1 / 2)

加入书签

得差不多了,早些下山,不必带着水笙留在山里吃苦。

二人说干就干,快速收拾。

干粮已经所剩不多,需要打包带走的,无非只两床被褥,一套更换过的衣物。

赵弛挑起扁担,左右两侧分别架着两个箩筐,四个箩筐分量不轻,肩上又背两床捆起来的被褥。

至于水笙,身后别个不大的包袱,里面装着两人的衣物。

看见男人身上满满当当的份量,水笙小脸纠结,绞紧指头跟上,与小狼一左一右围着他转。

“分一点东西给我拿着吧。”

赵弛道:“不妨事,跟好。”

看水笙脸色羞愧,低低笑道:“这点重量还压不倒我,前几年运气不错,扛过一头成年的雄鹿下山。”

水笙张大嘴巴:“好厉害……”

又捏了捏胳膊,气馁道:“我几时也能练出这等气力呀,什么忙都帮不上。”

赵弛:“无需妄自菲薄,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同,就像有人天生力气大,有人比较心细。”

水笙迟钝地点点头,可他思量一番,想不到自己有什么擅长的地方。

离开猎屋之际,他频频回望,在山里停留的日子不过七天,可这样的经历从前不曾有过。

“水笙,走了。”

“唔,就来……”

水笙小跑,紧跟原地等他的男人。

手里牵了根绳,另一端的小狼与他跑了起来。

"赵弛,以后我们还会来么?"

赵弛:“会的。”

水笙浅浅抿唇:“下次还交给我打扫。”

赵弛淡笑不语,只叮嘱他跟好。

下山的路比上山省力,又逢今日天色还算晴朗,霞光散尽不久,两人已走回溪花村。

从附近牵牛夜归的村民远远瞧见,一眼就认出赵弛的高大体格。

记起前几日赵弛折断吴三手指的那一幕,村民牙酸,交头接耳几句,看着赵弛走过,又不由羡慕。

他肩挑四个箩筐,看起来颇有份量。

不难料想,这趟进山肯定寻得不少好东西。

若运气好,整年的岁用有了不说,还能积攒剩余的。

再看紧跟在他脚边的少年,背个小包袱,手里牵着一条黑溜溜的小狗。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页?不?是????????????n??????2?5?﹒?c?????则?为????寨?佔?点

赵弛还给水笙逮了只狗养,狗崽子黑黝黝的,瞧着比村里的狗都神气。

又经过两个打水的夫郎,他们抱着盆,远远瞧了几眼,同样羡慕。

赵弛孤身多年,一人过活,即便只靠面摊维持生计,每年也能攒下比普通百姓多的余钱。

他又有力气,会打猎,进山几趟,攒的钱只多不少。

如今养一个水笙,绰绰有余。

看到水笙只背个小包袱,牵条小狗,时不时仰头,欣喜腼腆地与赵驰说话。

赵驰面色并不冷,时而简单回应。

水笙如今这幅样子,和之前那个黑漆漆小乞丐判若两人,他似乎没什么烦恼,叫他们看了好生羡慕呀。

第18章

暮色四合,虫鸣起伏。

回到老屋后,赵弛卸东西,水笙松开绳子,扶着腿跑入正堂。

赵弛眉头一跳,叮嘱:“当心门槛。”

下山走了一路,水笙不见疲惫,难得精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