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 / 2)

加入书签

弛回头,出声叮嘱:“你在原地等,我先进屋看看。”

水笙乖乖地:“嗯~”

过一会儿,他轻唤:“赵弛。”

猫叫似地,没听到回应。

水笙准备淌着水坑迈上台阶,只见赵弛从门后出来,牵上他的手:“我带你。”

他眨眼,“唔”一声,小心收起翘出去的腿。

肘窝紧了紧,赵弛抻起他两条胳膊,抱小孩似地一把抱上台阶。

水笙登时害臊,耳尖通红,却掩饰不住此刻的好奇。

三间房屋的布局,带个小院,前后院长满青油油的草,比他膝盖还要高。

走进屋内,四周堆着比他还厚的木头板子,到处积着灰尘,雨水潮湿的味道和尘土混搅。

水笙捂口,连连打几个喷嚏。

再揉鼻尖,润润的鼻头晕红一片。

赵弛只得再把他带出正堂,停在檐下。

“里头积尘重,还有几处渗雨的地方,改天我来收拾,再添点家什,过不了多久,就能搬进来住。”

老屋宽敞,到时两个人不用挤着,生活起来方便些。

商量着,门外停一村民,肩扛锄头,张头探脑。

村民伸脸进门,看见赵弛,惊讶道:“居然回老屋了。”

赵弛招呼:“张伯。”

张伯挥动锄头,帮忙打干净院子里的杂草。

“这次还走不?”

赵弛注视水笙:“不走了。”

张伯歪歪嘴,笑道:“不走好,不走好啊,人还是得有个家才踏实。”

说着,与赵弛背后小心探脸的水笙对上目光,哟一声,“怎么还藏了个后生。”

水笙眼神微闪,几分扭捏。

他看赵驰跟对方关系不错,鼓起勇气,轻轻开口:“张伯,我叫水笙。”

张伯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笑得胡子都歪了。

“好,好,水笙好啊。”

“小赵啊,我还要去田里转转,就不留了。今日既然回来,以后就跟水笙,两口子好好过日子,你爹娘泉下有知,也能松口气啦。”

目送张伯离开,水笙还在琢磨刚才的话。

张伯好像误会了什么…

第13章

“赵弛,张伯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为何听起来迷迷糊糊,又隐隐摸中一些关窍。

“老屋是爹娘传下来的,张伯担心屋子空太久,希望我能留在家里。”

大多数人,从祖辈开始,都把老屋当成一辈子的家。人有家才有根,有了归属,张伯心地淳朴,不想赵家就此消失了。

听完解释,水笙若有所悟,又想,张伯为什么会叫他们两口子?

不等他追问,屋内“哐当”一声,截断他的话。

赵弛从角落拖出积满灰尘的木箱,带到门外清扫,掏出几件工匠器具。

几块木头和板子经过一阵敲打,几乎眨眼的功夫,在赵驰手里变成一把椅子。

水笙满眼钦佩。

赵弛放下椅子,去了院子。

“累了就歇着。”

交待完,拿起锈迹斑驳的锄头,准备洗块石头打磨,锄尖锋利了,继续沿前后院锄草。

水笙想跟上,赵弛没准他跟。

春草蓬勃,旮旯角里藏着蚊蚁,更甚蛰着虫蛇。

如果不是水笙非要留下,赵弛宁肯把人送回小屋。

过几日,等雨水一少,气候暖和,山林出没的兽禽多了,赵驰要进山一趟。

在那之前,得尽快把老屋收拾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