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1 / 2)

加入书签

去还有熟悉的朋友陪着。”

车子驶离了高架。

墨时衍忽然开口,嗓音沉了沉,竟然显得落寞。

“或许,你说得对。”

那时候该让暮安和其他学生一起住校,不该他说不想住就心软让他走读了。

又或许再早一点,不该暮安一哭闹就允许他上自己的床睡觉,不该在暮安挑食的时候一勺一勺喂到他嘴边哄着吃,不该因为他说爱吃荔枝,就让人在岛上专门培育出适宜港市气候的荔枝树……

真要算起来,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源头。

赵舟虽不知道墨时衍具体在指什么,但却知道一定是跟暮安有关,于是他安慰道:“放心吧,小少爷聪明,会很快成长的。”

是啊,会很快成长的。

所以墨时衍不愿做束缚他的金丝笼,要做他永远可以停靠的避风港。

*

伦敦阴郁多雨。

泰晤士河畔的古老建筑物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沉默伫立着,艺术学院内到处都弥漫着古老陈旧的浪漫气息。

暮安在机场一落地,来接他的几个人就急急忙忙迎了上来。暮安见过带队的那个,之前跟在墨时衍身边做过一阵助理,后来被调到欧洲公司,好像姓应。

他被恭恭敬敬迎着送去了入住的公寓,先去办理了入学手续,他语言成绩很高,跳过了预科阶段,学院给他做了个简单面试和测验,准许他开学直接跟着一群大二的学生上课。

墨轩竹也在伦敦,逃了训练直接出来跟他见面,墨轩竹看起来比暮安还要兴奋激动,嚷嚷着兜兜转转,最后竟然又是两个人作伴了。

很快艺术学院迎来开学,暮安的生活迅速被填满,上课、泡图书馆、参加讲座、义工、社会活动等等,当然他呆的最多的地方还是画室,有时候为了赶作业更是通宵达旦,但因为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痛并快乐着。

换了个崭新的环境,他还以为自己又要花费很长时间适应,一开始当然也是想家,想哥哥,想其他朋友们,想念熟悉的一切,但是没过多久,他在这边又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新同学。

他在班上又成了年龄最小的,这边的同学都是艺术生,浪漫奔放,会有人毫不掩饰对暮安的欣赏和好感,刚开始暮安还会被吓到,但后来渐渐明白这只是他们热情的表达方式,便也很快习惯融入了。

周末他也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去逛画展,逛美术馆、艺术馆,很多以前只在画册上看过的真迹,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能真真切切摆在他眼前。看画展的时候也不再只是他一个人感兴趣,三三两两的好友一起发表着对不同画作的看法,意见不同时互相交流碰撞,有时候还能碰出些新的火花。

暮安经常背着画板到处游荡,跟着小组去湖区,去康沃尔郡海岸,去苏格兰高地的荒原,欧洲浓厚的艺术气息像是在源源不断给他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滋养他的画笔和灵魂。

当视线不在只拘泥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小小的角落时,暮安确实感受到了世界的宽广。

跑到地方多了,游历和遇见的人也多了,他眼神里渐渐褪去懵懂,沉淀出一种沉静的专注,墨轩竹后来再约他出来的时候,说他身上已经有了股艺术家的味。

艺术家是什么味,暮安不太在乎,他只在乎自己有没有长成想要的样子。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两年过去。

暮安没感觉自己已经在这边上了两年学,他中途没回过国,每次寒暑假他都要和同学在欧洲其他国家游历,写生,或者参加老师组织的画班,比赛,展览……不回国的理由多种多样。

墨时衍来欧洲出差要见面看他,他也不准,一会说自己在西班牙,一会说在巴黎美术学院参加交流会,一会又跑去瑞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