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9(2 / 2)

加入书签

“李将军,不是我们不让你进,”那石狮子说,“我俩只是看门的啊。”

另外一个说:“对啊,你是国家栋梁,何必和我们两个石狮子一般见识呢?”

李纲见萧琨归来,显然得了昨夜项弦放火烧营的消息,此刻驱魔司于他们而言,地位又有所不同,忙道:“萧大人。”

“李大人请。”萧琨打开结界,带李纲进了驱魔司,其他人则留在外头。

项弦原已睡下,又被李纲来访吵醒,此时一脸生无可恋。

“起来吃早饭,”萧琨说,“黄英送来的。”

李纲也不多寒暄,说:“昨夜去放火烧营的,是项大人?”

项弦只不搭理他,掰开炸馓子,泡在甜米酒内喝了。萧琨则去泡茶,说道:“我正要削项弦的俸禄,罢他的官。”

“萧大人何出此言?!”李纲问道。

萧琨正色道:“因为他犯了杀戒。”

李纲坐下后复又解释道:“昨夜得到消息后,我马上朝皇宫请示,自康王议和归来,朝中便达成一致,等待金国退兵,不可轻举妄动,萧大人,这实在让我太难办了。”

平心而论,李纲承认昨夜是个极好的机会,若运气好,说不定将彻底扭转这次围城战的局势。但赵桓闻言色变,好不容易达成一致,决定和谈,怎么能让先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于是极力阻止李纲出城袭营,乃至错失良机。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项弦道,“大军在你手中,能奈你何?归根到底,仍是你心不决罢了。”

萧琨厉声道:“副使!”

萧琨的用意很明显:该适可而止了。

项弦烦躁地示意:别再说下去,徒惹不快。

李纲正色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指,乃领兵在外,百里千里之途,而李某就在官家眼皮底下带兵,如何能做到?”

项弦本就烦得很,一夜未睡后刚入眠片刻,又被李纲吵醒,外加昨夜无功而返,正触了他霉头,当即朝萧琨道:“你把他放进来做什么?”

李纲自知理亏,道:“大人事先不曾知会我,乃至延误战机,要么今夜再来一次,出其不意?”

“免了,”项弦一口回绝道,“让赵桓自求多福罢。”

李纲叹了口气,萧琨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你可以走了。

“但有一个好消息,”李纲又说,“种师中大人所率领的西军,再过几日便要抵达开封了,他手下有十四万兵力。”

“韩世忠呢?”萧琨虽鲜少与朝廷打交道,却约略知道情况。

“正在山西,”李纲说,“与完颜宗翰相峙,韩将军拖住了他们的部队。”

李纲走后,萧琨与项弦在榻上一同和衣睡了会儿,双方都并无心情。翌日项弦又在官署内奏琴,零星琴声传出。

数日后,种师中所率领的西军精锐抵达开封城外,金国这场疾风骤雨般的南下突袭,已陷入了僵持阶段,大宋各地勤王军陆陆续续出发,前来开封营救。

金国退兵了,完颜宗望带着大宋的天价岁币拔营撤军,有条不紊地北上,渡过黄河,回往燕云十六州。

退兵正值清晨,百姓们的高喊传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