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8(2 / 2)

加入书签

传国玉玺安静地被置放在案几中央,它就是时间,它就是天下。

郑庸未料这名辽国少师,竟如此轻描淡写就将传国玉玺献了出来。

“大人若还不放心,”乌英纵说,“雅里殿下可留在此处。”

乌英纵相当不情愿说出这话,但计策由萧琨亲自所授,这一手以退为进,萧琨玩得相当熟,知道黎尔满不会要求“耶律雅里”留下。当然,哪怕黎尔满点头,他仍交代了后手。

黎尔满只是盯着传国玉玺,取出一枚透镜,开始鉴别。

黎尔满在高昌王宫中长大,曾是丝绸之路的商务官,自小所闻所见,绝非寻常人等能比,更博闻广记,饱览群书,虽年届知天命,日渐发福,一身学问却不曾丢弃。

郑庸低声而急促地说了一大段话,明显在劝说,黎尔满旋即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

黎尔满从玉玺上抬头,答道:“你们已经表示了足够的诚意。”

郑庸只得不吭声了。

“殿下需要一万姑墨军,”乌英纵认真地说,“从东线绕过天山南麓,等待大石将军配合,在二十日后的月圆之夜,攻破高昌。”

“可以!”黎尔满不再关注传国玉玺,毕竟他就算拥有此物,也不能携玺入中原一统天下称龟兹帝。然而用它做一笔价值连城的交易,却是无妨,宋人相当有钱,想必愿意拿不少黄金来换。

“我们还需要这位郑庸郑大人随行,”乌英纵终于说出了此行的最重要目的,“朝大石将军回禀,以共同协调两军的兵马。”

郑庸这下没有再翻译,看着乌英纵,意识到事情兴许不似看上去的简单。

“去罢。”黎尔满大手一挥,没有任何意见。

郑庸当即转头,朝黎尔满快速地说了几句话,明显是拒绝此行。乌英纵猜出其意,说:“郑大人有什么顾虑?”

郑庸:“慢着,你们究竟有何居心?”

黎尔满不耐烦了,大声说了几句话,意思是:让你去你就去,啰唆什么?

乌英纵又起身,礼貌地做了个“请”的动作。

黎尔满又一指潮生,手指点了点,乌英纵心中一凛,郑庸翻译道:“大人说,殿下不必留下来,但大人有东西想送他。”

潮生笑道:“谢谢啦。”

黎尔满再指郑庸,戴着宝石戒指的粗大手掌扬了扬,犹如在驱赶牲畜。

接下来的话,郑庸又不翻译了。

黎尔满粗暴地训斥他,乌英纵倒是听懂了,说:“既然将郑大人送给了殿下,就请跟着我们走罢。”

郑庸万万没想到,黎尔满居然拿自己来换传国玉玺!

黎尔满感觉到郑庸的迟疑,顿时面容变得严肃起来。郑庸寻思再三,只得躬身,朝黎尔满谢过数年主仆之恩。

“我需做点准备,”郑庸说,“两位请在门外等。”

乌英纵也没想到竟如此顺利,与潮生到得城主府外,潮生说:“咱们要收了他么?”

“是的。”乌英纵说。

“那玉玺怎么办?”潮生说。

乌英纵道:“萧大人会自己取回来,别忘了,高昌王还要大维齐尔的人头。”

潮生说:“这……砍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