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2 / 2)
“哟,写宜春帖。”郭京说。
项弦做了个手势,示意请坐。
郭京极少来驱魔司,项弦名为副使,实则一司之首,此刻颇有主人招待宾客的风格。
郭京左右看看,在侧旁坐了。项弦正要喊乌英纵,想起他出了门,便亲自去为郭京备茶。
郭京看着萧琨写联,也不出声,萧琨甚至不正眼看他。
“你先说还是我先说?”郭京道,“赶紧的,趁着有半天空当,把事儿交代清楚。”
说着,郭京又从袖中取出一物,说:“这是陛下赐予驱魔司的宜春帖。”
项弦点了点头,没有接,郭京笑道:“还在置气呢。”说毕将赵佶钦赐的对联放在了案畔。
“郭大人先请罢。”项弦站在一旁,没有坐。
直至此时,他依旧未曾出言介绍萧琨。郭京也不发问,想了想,说:“上回你问我,那名唤‘萧琨’的北传驱魔司使,我大致打听了一番。”
萧琨看了眼项弦,意思是:你让人查我?
“先说北传驱魔司。”郭京撩起袍襟,扇了两下,解释道,“大唐天宝年间,驱魔司位于长安,而后大驱魔师李景珑离去,心灯传给陈奉,陈奉将驱魔司迁至洛阳;再传数代后,朱温篡唐,洛阳驱魔司迁往燕地,仍称‘大唐驱魔司’。
“在那以后呢,石敬瑭将燕地割予辽国,更名为‘大辽驱魔司’,确实是正宗。但就在改换门庭那年,也有驱魔师分家了,他们南下,回往洛阳,重建当初陈奉留下的驱魔司遗址。至本朝太祖建国后,洛阳驱魔司被迁至开封,才成为如今的大宋驱魔司。”
这一番话虽然复杂混乱,却与萧琨所述无异,证实了人间驱魔司的两大传承。
“大辽驱魔司与萧家渊源较深,”郭京感慨道,“一度被称作护国基石,再数代传下来,至如今驱魔司使,也即你所言的‘萧琨’身上。”
“我知道了。”项弦截断了郭京的话头,免得稍后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介绍道:“郭大人,这位兄弟,就是萧琨。”
郭京早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而项弦也已调查过萧琨的背景,用意只是为了诱郭京说出今天一通话,实则另有目的。
“啊,”郭京倒是很有礼貌,说,“久仰了,萧正使。”
“久仰,郭大人。”萧琨也终于正眼看了郭京,朝他抱拳,这才算正式见面。
“你俩这么要好了?”郭京开始察觉不对了,眯起眼打量项弦。
“这一路上,我们一同经历了许多事。”项弦说。
郭京捋须不语,项弦坦然道:“既在郭大人处得到求证,在下不妨冒昧,提要求了。”
萧琨本以为今日项弦所言,会是关于善于红与心灯,以及一路上的经历,却没想到话题一启,全围绕着自己。
“听来听去,我总觉得话里话外,无非北传更像正统,”项弦道,“如今大驱魔师一职,是不是应由萧兄弟来领任?”
萧琨:“!!!”
萧琨要开口,项弦却示意他不要说话。
郭京明白到项弦之意,表露出了震惊,但只是在短短一刻,他便恢复了镇定,神情复杂地看着项弦。
“或者说,”项弦道,“南传北传,无论谁是正统,面对两年后天魔即将降临,都不重要了,关键是在于南北驱魔司能再次合一,消弭隐祸。郭大人,是也不是?”
郭京避而不言:“你们找到心灯了?”
“年后就去,”项弦说,“已有眉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