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9(1 / 2)

加入书签

经辨证,更是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框架,首创的260余首经方,更被誉为“医方之祖”。

至弘德朝,在法家和兵家都多了圣人之后,鹤仙熟练的,将张仲景,也给官方定调为了医圣。】

经业书院的医学院中,老先生们喜极而泣,“快快快!快打申请,我们医学院也该有个圣人雕像和祭祀的地方!”

多个圣人,底气总是不一样的。

“乖乖嘞,这现在多少个圣人了?”

“儒家有两位,法家一位,兵家一位,现在医家也多了一位。”

蒙古的百姓你看我,我看你,一起嘀咕了起来:

“圣人,是神人吗?”

“圣人据说是最厉害的。”

“最厉害的巫医吗?”

“肯定的,中原果真不同凡响,圣人的本领也能传授给普通巫医。”

“我们现在也是汉人了吧?是不是也能学?朝廷分派来的医师就很厉害。”

“不知道啊。”

“你汉语过关了吗?”

“天幕果真神奇,听天幕我汉语肯定满分。”

【这是针对考核的改革,进入顶尖医学机构太医院后,真正的变化,来了。】

太医院的太医们听得最为专注,他们一开始以为最主要的只有天花呢,但现看来,哪儿哪儿都很重要,都不能开小差。

“自从医学院那群人率先研究出酒精大蒜素后,陛下越发重视医学院了。”

“是啊,所以,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他们必须做出改变了。

就让他们看看,天幕中,太医院是怎么变化的吧,抄一抄,不要紧,陛下肯定不会阻止他们奋进的。

不过,所有人心知肚明,他们之后,会越来越忙了。

这已经是整个朝堂经过数年验证过的了。

【太医院里的太医,无一不是国家的尖端医学人才,但他们是专为君主,为皇家人服务的,连公卿们,能请太医,也得看面子。】

医学院的老先生们冷哼的冷哼,甩手的甩手,“医术都废了。”

“小陈虽然才四十多,可老头子我敢断言,小陈的医术比太医院九成的太医都高!”

陈奇不善言辞,内敛不语,老先生们就没什么顾忌了,想到什么说什么,“这太医院还看脸,这是选医师还是选妃呢?”

“不过看脸也好,小陈的医术在宫里才是浪费了。”

“不错,是这个道理!”

中医十分看天分和悟性,很多名医都是半路突然感兴趣出家的,但他们偏偏功成名就了,可同时,中医也看阅历,看年龄,年龄越大,积累的经验越多。

所以,陈奇面对老前辈们,哪怕自己也四十多了,也只能当个小辈。

但不得不说,这些日子,跟着这些老前辈们,他的医术,的确增进了许多。

【鹤仙改制时就曾发出疑问:读书还讲究一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结果医学这种十分需要临床经验的学科,太医一个个在太医院里只等着给贵人看病,这医术别说进步了,还能保持原有的水平吗?】

医学院的老先生们不加掩饰笑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