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1 / 2)
离的双手,“曾卿竟连制图也会?怎不早告诉我?若是因孤的疏忽,让曾卿伤到了,岂不是我大梁的损失?”
这到底是什么宝藏?越挖越多?
古人虽然说着含蓄,但是细数能上史书的明君贤臣,其腻歪黏糊,跟含蓄一点也不沾边。
曾离对于姜衡的上手,也不觉得哪里不对,得到主君的认可与亲近,这不是他应得的吗?双眼含情,一脸感动,“不过小道矣,军中领军的将领有几个不会的?臣不过微薄之身,如何能比得上灭倭的大业?这都是臣,应该的!”
“曾卿~”
“殿下!”
“且去东宫,孤为卿,与诸位将士,接风洗尘!”
史官记下关键词,等回去后补充完整,这得好好写,毕竟明眼一看就是一段君臣佳话,可不能写得太平淡了!
而曾离,更是在这次出使后,被破格安排进了兵部,提拔为兵部郎中。
礼部和鸿胪寺倒是想抢,但是没抢过,武将一直觉得,兵部需要多一些懂兵法,不只会纸上谈兵的官员。
而带回来的这一批银子,大半投入了军备生产上面。 网?阯?F?a?b?u?Y?e??????ù???ε?n?????????5???????м
用倭岛带回来的银子,研发出兵倭岛的火器,怎么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有始有终呢?
这一转眼,就到了元泰二十四年的新年。
去年初一,一首问月横空出世。
今年过年,直接官方演奏问月,调动朝堂,将士,与民众的情绪。
年后,姜衡去了一趟经业书院的医学院。
在第八期视频,天幕透露天花防治后,民间陆续有好些经验丰富的大夫来到了京城。
这些大夫医术也都是经过检测和认可的,但问题在于,他们与常年在太医院的太医就诊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待在一起久了,总是会有矛盾。
于是,这些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大夫,就被安排到了经业书院教导弟子,也有专门的区域,给他们做研究。
太医院的太医有时候也会来这儿教学,但他们大多时候都在太医院,不住在医学院。
而姜衡这一次去医学院,是因为那边传来消息,研究小有成果了。
这些医者是为天花来的,但却不仅仅只为天花而来。
天幕上所说的天花防治,进展比土豆脱毒适应中原还快,那他们就不急,与其在太子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贸然试验,惹出祸事,不如先等一等,一是等太子的想法得到确认,二是等天幕。
他们宁愿天花早早被他人攻克,他们晚一步,也不想一个没控制住,扩散了天花,毕竟,人命关天。
所以,他们这些时间在京城,一个是义诊,二个是太医院的书多,给自己充能,三个嘛,那就是在书院,将医术给传下去,救治更多的人。
当然,对于第三点,有一些是家传,这个看每个医者的个人情况,并不强求。
至于最后一点,便是太子抛出来的想法,需要他们去研究琢磨。
太子的第一个想法,便是想要他们提炼出酒的精华,是为酒精。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烈酒本就有拿来消毒的作用,不是没人知道,但是酒是粮食酿造的,贵呀。
但这,对于皇宫而言,并不是问题。
所以太子让他们提炼酒的精华,太医院和他们医学院,都表示没有问题,针对提炼精华这样的词汇,更表示正常,医与道本就相通,太过正常了。
像是天幕中提起的玻璃,为了给他们做研究,现在高成本的玻璃,在他们医学院和太医院里,都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