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1 / 2)
方可并不普通,但是现在有了天幕的透题,那就简单得多了。
所以目前最主要的,还是高温工艺的稳定,以及匠人的学习能力。
大土村里,二柱起身,往家里跑,给自己再裹了层冬衣,就往老师那里跑,他有些想法,需要老师的指点。
等让人头上冒星星的专业内容说完,非专业人士还没来得及醒醒脑子,就被天幕接下来的瓜给炸了。
【我们鹤仙减轻成本后,拿玻璃来做了什么呢?】
【弘德二十一年,鹤仙用玻璃又造了一个阳光暖房,还是拿来种植作物,念念不忘的为了一口吃的啊。】
啪——
元泰帝捂头,该说什么?坚持本心吗?
朝臣已经习惯,百姓觉得就这种瓜,有什么可吃的,也就东宁省的百姓,一个个讨论得热火朝天。
至少,不用担心东宁省百姓的归属感不够了。
【不过,这个玻璃阳光暖房,在花宗一朝的时候,就没有用在种植果蔬上了,而是拿来给花宗培育珍稀花卉了。】
嗯?新角色?
对于这些后代,元泰帝早就做好了不成器的准备,或许是底线早就放得很低了,此刻竟有一种庆幸感:幸好成本降低了,好歹没有大肆扩建,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折腾……
ber?他要求什么时候这么低了?
东宁省的学子有些拿不准了:
“花宗?这庙号好奇怪?”
“这不是正经庙号吧?还是中原的庙号改制了?”
“不应该吧?”
也有聪明人猜测道:“天幕是在讽刺吧?把果蔬等农作物换成了只能观赏的花卉,一听就不是好话。”
“也不知这个花宗是哪一代的。”
“听说太子殿下天幕之中,享年七十多,我们应当是安全的。”
“有道理!”
【看吧,这就是一艘船上,把控方向的船长的作用,若是花宗在鹤仙这个位置,大梁未来如何,就难说了。
同样的玻璃,在花宗手里,只会照抄阳光房养花,而在鹤仙手里,玻璃技术的稳定,带来的却是军事方面的提升。】
嚯!
武将们来劲儿了,竟然还和他们有关系!
“我就说嘛,弘德帝武德充沛,怎么可能沉迷口腹之欲!”
姜衡闻言头顶问号:武德和口腹之欲,这两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元泰帝更头疼了,一时有些分不清是头疼武将丢人,还是头疼太子总是不注意自己的威严形象。
【在玻璃技术的全方位稳定推广前,二柱就在鹤仙的甲方要求下,搞出了“望远镜”,对于行军的侦查,起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侦查?望远?”
中文的魅力,就在于能通过一两个简单的词汇,就能推测出新事物的用途。
“如真有这种神器,放在草原上,那可太适合了!”
慎侯一个激灵,再次庆幸他们投得早。
看看现在的草原吧,互市倒是开了,但是贵族的奢靡之风也由此越来越重了,最后怕不是得来一个“官逼民反”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