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2 / 2)

加入书签

南吴使团:

“满城百姓皆望天空,热切讨论,做不得假。”

正因如此,宋鑫更不知该如何作态了,算了算了,他就是一个臣子,交给王上头疼去吧。

琉球能安心躺平,背靠大梁,南吴能适当开摆,得过且过,总归能肉烂在锅里,但是安南和高丽就不一样了。

安南:

“六王子,娘娘那里,可有透露出消息来?”

面对副使的询问,李庭荷苦着一张脸,“怎么可能有,大梁重视礼教,我根本不能私下和姑姑待在一起,身旁都是宫人,我哪里能问这些东西。”

“我今日一直在茶楼听市井的谈论,弘德帝是被天幕盖章的圣君。为了吃的,弘德帝的所作所为,放在其他皇帝身上,怎么着都是被文人百姓谩骂的,可看天幕和大多百姓的状态,似乎只是小事……”

“这还不算,关键是为了吃,真能搞出来蜂窝煤这种东西,这还只是这一期天幕,那从前的呢?”

“大梁提前得到太多天赐了,琉球更是想也不想就跪了下去,再对比我们,难保大梁不对我们起心思。”

“六王子,高丽王子那里,您可去探听了口风?我们与高丽,也算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他们却不知,高丽王子一回到驿馆就发了老大的火,好半天才停了下来,恢复正常情绪。

没办法,这种所有人都能看到,偏偏自己看不到的“霸凌”情形,身为一个王子,向来是施加者,如今被迫成为“受害者”,心态当然不能一下子转变过来,能忍到回了驿馆才发泄,已经是他政治素质压过个人心理素质的超高表现了。

当失控的情绪发泄出去,政治智商回归高地,高丽王子便做决定道:“倭岛定然会败,大梁这个靠山,我们不能失去。”

“驻使馆一定要在我们的国土上建造,一旦迟了,让其他国家抢先了,恐有人威胁我们的地位。”

“大梁已得天命,既然明说不会干预他国政务,那就不会说谎,反过来想,驻使馆的汉臣已经在我们国土,只要拉拢好,我们高丽未必不能更强大。”

“不错,汉人的文化太过深厚,我们说不得,还能就近学习一些,成为我们自己的文化!”

“强大,易如反掌!”

深夜收到绣衣卫汇报的姜衡蓦地笑了出来,万物之源这么早就有苗头了是吧?

安南王子李庭荷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大梁进修,应该说,当看到天幕下的大梁民众反映的时候,他们会更加支持六王子留在中原,巩固与宗主国的关系。

八月二十,大梁使臣携圣旨,出使问罪大樱,随行侍卫三千人,另有骨灰盒两罐,原有使臣团养好伤的倭人,即便是罪人,也要顺路让其回归故土,中原,可谓至善至德。

八月二十五,安南,高丽,琉球,南吴使臣,踏离大梁中原陆地。

**

“报!发现大梁国号的船队!和我们的船一起回来的!”

“大梁亲自来人了?”

“是!”

等再了解到船队的规模后,才恍然发觉自己竟一直在紧张。

“将军,这种情形,怎么办?”

“怎么办?人家既然来了使臣,自然只能接待,否则就真的是逼对方用兵了。”他们现在,还没有能全力抵抗大梁的资本,要不然也不会联系其他藩国一起试探大梁了。

只是这段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