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2 / 2)

加入书签

【第二次曹严的严肃劝谏,是在弘德十二年的变法上,曹严这个帝党,劝谏弘德帝这一刀太重了,但是大家都知道结果,谁也无法劝住兵权在手的弘德帝,弘德帝觉得时间已经合适了,不能再拖了。

随后,江南赋税收不上,江南考生罢考。

如此情况下,百官更是纷纷跪劝,鹤仙干脆罢朝,眼不见心不烦,就在此时,曹严私下求见。】

“又是私下?”

“好歹是君上的心腹,私德方面可以公开劝,头铁地劝,但在这种政治立场上,作为君上的心腹,公开劝谏要有度,决不能和寻常御史一样死谏,不给君上面子。”

因为这是代表立场,作为帝党,私下怎么反对都好说,明面上,就必须得跟君上站在一边,不然君上要你干吗?

官场上的学问,多着呢。

一个把君父当朝骂得走人的御史,能做到右相位置上数年,最后还升了左相,君父还能让其放心教导弟子,这样的人,会是不懂变通的吗?怎么可能。

蒯谌唏嘘一声,“小扶光啊,这方面,你就比不得我~”

小扶光一边做笔记,一边随口答道:“但是你没了,我权倾朝野。”

蒯谌:……

“哈哈哈哈哈吃了那么多次亏,你怎么还不长记性哈哈哈。”十岁的瑞王姜徹笑得伏在了桌上,尽情嘲笑在扶光面前装深沉失败的蒯谌。

九岁的扶光稳住桌子,带着点心累,“看天幕吧……”

【曹严为了什么来呢,还是为了劝谏鹤仙停一停变法,先安抚下来江南,鹤仙却道:再让他们继续做大,给后人留下一堆的烂摊子?开弓没有回头箭,勿要再劝。

曹严于殿内跪请君父缓下来。

鹤仙就问:你也要来逼朕吗?

曹严叩首说:臣绝无此不臣之心。自臣入仕以来,皆有赖皇恩,方能走到今日,又怎会不忠不义,陷陛下于两难?

鹤仙就反问:那你现在在干什么?你不就是在让朕两难吗?

重点来了,曹严泣曰,嘶,你们这些君臣,每个都有说哭就哭的技能是吧?】

百官心想:当臣子的,没点演技,当什么臣子?

【臣出身农家,乃全村举族之力托举,方能考取功名,先帝之时,自宁王入朝,监察百官,视察民情,底层百姓,无不视宁王殿下如恩人,臣亦如此。

陛下改革税制,清丈田地,抑制土地兼并,无一不是有利于百姓,臣本就农家出身,比任何人都希望陛下能成,可是陛下,太快了!

逼您的并非是臣,而是您自己,您是在将您自己逼入绝境啊陛下!】

元泰帝对此表示赞同,心中对这个能让太子无能狂怒的御史愈发的满意,天幕中元泰帝遭遇的,弘德帝也要尝尝!

他这都是为太子好啊,明君总得有谏臣做标配嘛。

【好半晌后,鹤仙才说:“一步退,步步退,朕就不信,他们真有那么多条命!”

君主头铁一心要撞南墙,曹严苦啊,只能使出文臣“逼谏”的绝招,跪地不起,只是唯一一点不同的是,他跪在殿内,没有跪在殿外,留下给其他臣子发挥的地方。

又是底层出身,没有利益牵连,又是自己心腹,一手提拔,就是逼谏也给鹤仙留足了面子,鹤仙能怎么办,这根本无法选中!

最后只能落下狠话:你爱跪就跪!

然后转身去了内殿睡觉,独留曹严在那儿跪着。

史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