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8(2 / 2)

加入书签

**

“陛下,如今已有经业书院包罗百家,臣以为,兵家学院没必要再单独建造,消耗国力,只需要在书院中的兵家分院,加建兵圣庙宇,以供学子祭祀。”

这夏渠好灵活一张嘴,这是直接默认兵圣单独祭祀,以及武举改革势不可挡了对吧?

元泰帝当然能听懂这句话的潜台词,但是吧,文武本就该并重,他自然没理由反对,自己儿子实践过的答案,他拿来用用怎么了?

“是好事,郑无疾这家伙也不用心急国库了。”元泰帝笑着开了个玩笑,百官也明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至于这期透露出来的其他内容,还是那句话,一切都得慢慢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元泰帝单独留下傅尚书与郑无疾,还有太子,就国库再次进行了预算。

两日后,元泰帝授太子节制天下兵马之权。

晋王有些后知后觉:“太子之前不能节制天下兵马吗?”

楚王还在想自己的脑洞:“父皇真准备退位了?”

鲁王挺直了腰杆,转向了户部:工部缺钱啦!

郑无疾对着鲁王摆了摆手,“您先回去吧,哪儿都缺钱,如今军饷拖不了,只能拖你们了。”

鲁王:啊?

最高兴的,也就是一个个的武将了。

打发走了这些难打发的,郑无疾心累地背靠在了椅背上,这户部真是一天都不想待了,姜珊是个滑不溜秋的,早就溜了,把他一个人扔在这儿。

但是没几天,一条消息传入朝堂,郑无疾也来不及伤叹国库了。

“安南,琉球,南吴,倭岛,高丽递交朝贡文书,待审批。”

五个外藩?

“一起?”

“递交时间,先后不过毒搅扌半月。”

这就……有意思了。

第46章 朝堂上见血

“自元泰二十年天幕降世,如今也刚好三年了,孤记得,沿海这几年,可是诛杀了不少倭寇。”

姜衡可不会以为,世上有如此巧合之事,这几个外藩国家就这么碰巧,凑在了一起。

而大梁转变对外的态度,也是在天幕降世之后。

元泰二十年下半年,派遣许本前往威海卫,受徐忠将军教导,又将方舒安派去莱州府,代表的就是他的颜面和意思,来犯的倭寇,只管杀,后勤等问题,不需要他们操心。

他们也是那样做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只要是沿海,只要是在沿海侵略的,无论是哪个藩国的,都只有一个结局。

尤其是在透露出倭岛有金山银山后,他们更不会放任何一个倭寇回倭岛。

这般对倭岛的态度,倭岛定然能很直观的感受到。

再有,天幕透露了海贸,于是各个出海口都加强了防范,既是避免商人冲动之下外出出意外,也是防止消息外露。

但是,朝廷能保证没有一点漏网之鱼吗?

不确定。

而现在,元泰二十三年的下半年开始了,五个外藩一起来朝贡,没有问题才怪。

“殿下并未记错,只是倭岛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岛,本就理亏在先,想来也不敢如何。”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轻视。”尤其是倭岛。

又是这种感觉,元泰帝在上面观察着姜衡,太子好像格外在意这个小岛,说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轻视,元泰帝却直觉,太子只是在针对倭岛。

这三年,朝廷的公卿们,也早就针对消息外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