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2 / 2)
如今朝堂上的一二品大员们,大半都是有跟着元泰帝一起打天下的“资历”在的,但元泰帝不是世家子出身,只是小地主家庭,在乱世什么也不是,一起造反的兄弟,跟着他混的,身家又能高到哪儿去?
只不过他们成功了,所以现在一个个也有家底了。
但底蕴,说实话,不多。
虽说儒家占绝对的主导,但兵家,哪一个朝代不用?只不过兵家必学保命技能,让他们都十分低调而已。
而现在,天幕已经证明太子是个容得下武将的性子,看看给士兵的待遇,士兵尚且如此,武将只会更好,更别提那兵家学院,竟也不担心武将趁机结党营私叛变,何等的气魄?
他身为兵部尚书,体恤将士不是很正常吗?
他身为兵部尚书,熟读兵书,顺水推舟推一把兵家,承一个孙家的情,不好吗?他总得给后代筹谋不是?孙家,也不会拒绝一个兵部尚书的交好。
夏渠的心思,相熟的同僚能猜到几分,但也就调侃一下,不会多加插手,谁让人家位置在那儿呢。
当下更关心的,还是天幕。
【他们不再是只能躲在家里的“废人”,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外出做工,他们不需要怜悯。】
【而当有一个残疾的士兵走出家门,自然会有无数个跟上,渐渐的,普通百姓也会习惯,当残疾者与百姓能和谐地相处在市集,怎能不说是儒家大同社会的一种外在表现呢?】
“圣不在其名,而在其行。”
“有此圣君,堪为中原之幸。”
“弘德帝虽在天幕中看似偏向法家,实则还是仁德为本,大善!”
“嗤,那太子也将荀子给法家了。”
“可不是,把荀子给了法家,还让你们名家去当讼师给法家作配,对法家可这好啊~”
“嫉妒我们强强联合了?”
“……满口胡言。”
“我说,经业书院马上就要开课了,你们这样让学生瞧见了?你们不怕丢人?”
“……”
“看天幕!”
【通过税收等福利政策,让民间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是其一,朝廷也没有干看着,还记得前几期有提过的采风使吗?
采风使到后期,有一半都是退役的伤兵。】
“采风使?这可是个劳累的活计。”
“不过,算是吏,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若是长久如此,那在外面看到残疾者,倒是要思量一下对方是否是采风使,从而逐步影响社会风气,普通的伤残百姓,或许也能渐渐得到更多的尊重。”
“这倒是好事,且上过战场的士兵,责任感总是有的,还有导员的教育,他们的确有能力担任采风使。”
就是……
“朕好像记得,后面有皇帝,停用采风使了?”
元泰帝脸色有些黑,现在看来,采风使不仅是为了视察民间民情,更是安抚退役的伤兵,给予他们的后路,后面的皇帝在干嘛?
将采风使停了,这些退役的伤兵如何安排?福利一旦开始,又怎么能停止,怎么敢停止?还过不过安稳日子了?要不要民心了?
但是再看一众官员凝重但没有反驳的模样,还要什么答案?他没记错,这是真的!
“九弟打下的底子可真好啊,禁得起这么折腾……”
看,连楚王都能看明白!元泰帝更气了!
而天幕还在继续,其内容与老大人们推测得相差无几,只是相差的部分,就有些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