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0(2 / 2)

加入书签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完了,没想到在临冬时节,赵王妃温涵再次进了宫,不过这次,是先去的东宫,毕竟正常情况下,皇帝只看最后一道的结果,更别提现在太子早已名正言顺的监国摄政。

“七嫂来了?御厨琢磨出了新的菜式,待会儿叫七哥过来一起用膳?”

姜衡本人本就较为随性,温涵又是他嫂子,私下里,姜衡自然不会闲得慌摆太子的谱。

“行,这次可能还真要他也一起忙。”

“嗯?户部出事儿了?”原本放松的姜衡一下就来精神了,不至于吧?

“那倒没有,不过户部歇不下来是真的,九弟你看这个。”

那是一团白色的……

姜衡瞳孔一缩,这是——棉花?

不止这一小团可以捏的蓬松的棉花,还有一块塞了棉绒的布。

“这不临近冬天,也该做冬衣了,塔娜那儿也在做冬衣,但我发现了这个,塔娜说这是他们漠西的棉花,北蒙反倒是没有这个的。”

“我看了看,比南方种植的棉种,保暖效果要好一些。”

棉花,其实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种植记录,也就是“白叠布”,“桐华布”,像是在姜衡原世界,元朝明朝都曾大力推广种植棉种。

当然,现在的棉花,自然比不上后世的棉花,现在的棉花,其实多为木棉,纤维较短且易碎,但作为填充物来进行保暖,已经足够了。

贵族自然不缺少一个棉花来保暖,但无法发声的,更需要保暖的,永远是百姓。

就像南方其实也是有棉种的,只是品质没有漠西,也就是西域之地的棉种好,即便这样,也不是百姓能轻易享受的。

“等等,漠西……我记得塔娜他们部落,现在是不是在天山以北?”

温涵点头,“他们之前曾占据西域。”

“也就是说,我们攻占下来的大半西域上,本就有这棉花。”

“是的。”

这可真是,守着金山银山而不自知。

“是我的问题。”他早该想到还有棉花这玩意儿的,在纺织业那一期,他就该想起来的,怎么就忘了呢……

温涵没想到姜衡会直接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这哪儿能怪九弟,四哥和朝堂公卿都还没反思呢。”

话虽如此,可有些事儿,只有姜衡自己清楚,他本该想到的。

但现在不是问责的时候,“这事儿多亏七嫂心细,不然大梁,可真是损失重大。”

“本就是一家人,应该的,倒是还有一件事,也有这个有关。”

姜衡耐心听温涵说明,生怕他不知道棉花到底是怎样的,“这花看着白净,可最开始是有籽的,脱籽,弹棉,纺织,这西域地区,棉花虽不少,可因工序复杂,能穿得上棉的人,其实也只有部落中的贵族。”

虽然中原也一样就是了。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所以,如果要推广西域的棉种,光是种植区域扩大,是不行的,工具的改良,才是重中之重。

棉布不同于丝绸,是为了给底层百姓保暖的,所以研究的进度,越快越好。

西域的棉种,值得如此对待。

“我明白了,就麻烦七嫂帮着写一道折子了。”

温涵笑得更真诚了,哪里就用得着麻烦了,这是在给她机会表功呢。

不过如温涵一开始所说,户部的赵王怕是不好歇着了,不仅是赵王和户部,工部,兵部都一个样。

收回来大半的西域更多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