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2 / 2)

加入书签

至于民间跳脚的部分男子,与他们何干?怎么不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些年努力了吗?总不能一直等着被喂饭吧?

【从秦汉到梁初,在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下,女性终于再次迎来了机会。而鹤仙,只是顺其自然之时,又辅以控制,保证一个国家的平稳发展。

究其本质,鹤仙不惧怕新事物的发展,接受新事物的发展,并试图让自己成为新结构中的标准定立者,千古明君,明,不在其名声,而在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眼光和决策。】

【纺织机器的革新,朝中并非没人选择直接搁置,这样的人还不少,因为搁置,不作为,就不会有问题。

但鹤仙反对,鹤仙问他们,三倍效率的发明既然已经在民间出现了一次,商人看到了效益,那利益驱使之下,是一定还会继续研究的,朝廷制止,民间就一定能全部止住吗?

鹤仙选择迎接新事物,与其被动防守,时刻谨防民间“发明家”与“商人”的突袭,令朝廷应接不暇,不如朝廷主动担责,把控方向与进度。

鹤仙一方面调整大梁本土的纺织相关的税赋,一方面将开疆拓土与扩大市场相结合,中原王朝在世界的转折点中,敏锐的选择了放眼世界,中原王朝,再一次抓住了屹立世界之巅的时机。】

【单单是商业的对外发展吗?自然不是,还有中原王朝之外的,对于世界的探索。】

“时机?”

敏锐的政客们抓住了重点,何谓再次屹立世界之巅的时机?时机,可是稍纵即逝的。

“其他番邦,莫非发展得很快?”

若非如此,怎能用到时机一词?

【可以海贸的国家就那么点,民间的商人胆子再大,但开拓新航线,对于他们而言,也太具有挑战性了,这便需要官方的干预。】

【弘德二十年,鹤仙定下探索新航线的政策。】

这得多大一笔开支啊,户部郑貔貅可不管后期收益如何,心口瞬间就是一痛,这要是没成功,户部还能有头发吗?

【新航线的探索,严格来说,分两部分。

前期是对南方邻国诸岛等海外番邦国家的政治外交,贸易合作,从相对于熟悉一点的诸国开始向周边延,一个是以官方态度下场,给民间的商人做一个保障与靠山,一个是要探寻新的市场和大陆,国家,那免不了可能再次经过这些小国,提前透个底,方便以后的停泊等后续内容。

至于后期真的发现新大陆,其实已经很后了,新大陆带来的最大效益,也不是市场,因为太远,那儿的人也太穷,最大的效益,是各种可以研究种植的新作物。】

新作物?

君臣齐齐一震,说新作物啊!先说新作物!

天幕才不管这管那的。

【但不论是后期新大陆的发现,还是前期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交流,都并非易事。

自古以来,的确有不少藩国到中原学习朝贡,但中原主动外出探索,很少。

而主动向外开辟海外线路的朝代,从弘德一朝始,在对周边国家的收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