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1 / 2)

加入书签

分之二!

“杨乐安,这王家……这……你怎么看?”

杨誉杨乐安,和杨春虽然都姓杨,但可不是一家的,“王家,这是不顾其余世家的死活啊。”

“其余世家不也能学着献书?”

杨誉摇头,脸上都还有些恍惚,“不一样,这么说吧,我弘农杨家也算大世家吧?”

众人颔首,杨誉继续道:“我杨家自西汉起家,琅琊王却是秦时起家,当年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多少文献就此湮灭,谁知道他们这些后代手里,有多少先秦资料。”

一众文人面色一变,脸上不自觉就激动得红温了起来,这是有可能补足缺失的历史了?

“且哪怕没有先秦文献,以王家的底蕴,三分之二的藏书,也足以令旁的世家学不来。就算硬学,也不是第一个献书之人,何苦来哉?”王家这一手,太狠了,对自己狠,对同行更狠。

好在他们杨家,有个他被选进了东宫,不用和其他家族一般想方设法,面子上也过得去,他果真是家族顶梁!作为求贤令中少有被太子选中的世家子弟,王子亨再如何,也是后来的!

太子明说喜欢干实事的,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的履历纯粹就是花瓶,中看不中用,但他杨誉能进来,实属是属于他这个花瓶太好看了,让他进来写文章教导以后鉴正堂弟子的。

那王子亨献上的藏书,保不准还便宜了他呢!

直到宫里对王克的安排传来,王克任职正三品太常寺卿,太子宾客,待王家藏书真正入弘文馆后,可对王家子弟安排考核,依学识能力入国子监任教。

东宫少有的世家子弟聚在一起,发出灵魂的感慨,“王家就这样一举翻身,直入中央了,学不来啊……”

王家给的,太多了。

可陛下给的,也不少啊!无论是太常寺卿还是东宫宾客,都是三品,且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机构,王克一个进士都不是,才三十岁!他凭什么啊!

还有国子监任教资格,别看官位品级不高,但能入国子监教学的,都得经过严格的政审筛选,而现在陛下对于王家,算是放开了审核,这意义比王克这个下任家主当三品大官,更为重要。

可是学不来,真的学不来,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给殿下写文章吧,其他都是家里该操心的事儿!

“传信给家里吧,竞争大了,也该多给我们一些资源了。”

“有道理,我前阵子看中了一柄剑,还差些银子,正好让家里给补贴些钱。”

“什么剑你都买不起?给我说说?”

“不给你说,别到时候你给我截胡了。”

“嘿你这人,一点也不信任兄弟是吧?”

姜衡看到东宫这几个世家子弟的反应,摇了摇头,果真还是只适合写文章,发挥文学才能就够了。

而针对此次王家献书一事,最开心的,莫过于原本的太常寺卿,直接升进了礼部,其次就是翰林院编书的一群家伙了。

满朝对于突然空降的太常寺卿,没有一点点的不满,无他,人家给的真多,比不了,比不了,不是一个赛道的。

当消息传回王家,王家虽然惊讶怎么从一半藏书变成了三分之二,但看到陛下给的,什么话!一开始他们就定的三分之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