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1 / 2)
长公主的禁闭,此时邓国长公主,已经三十五岁。
令人感慨的是,多年的幽禁,没能让这个能当祖母年龄的公主意志消沉,真金不怕火炼,明珠不怕蒙尘,外交史上最璀璨的玫瑰,终将绽放。】
外交……
姜衡了然,也是,天幕上的三妹能牵着太孙的鼻子走,能把老爹气得险些七窍升天,洞察力及谋算人心上,的确少有人能及,祸祸他国,的确适合。
邓国公主向两位姐姐和姜衡,投向了感激的一眼,感谢天幕中的未来,为她求情,将她放了出来,甚至,还给了她其他的机会,她好像知道,她以后可以做什么了。
元泰帝见状,沉默无言,却没有多加指责。
【太孙不孝,废黜太孙之位,贬为庶人,晋王冲动,有套就上,可为将,不可为君。】
【百官也被溜了一大圈,不少人的官位因此发生变动,元泰帝的权威再度被加深,元泰帝虽没有再立储君,但宁王已经开始随侍帝侧,辅阅奏折,作风也开始趋向柔和,虽无储君之名,已有储君之实。】
【而正式被封太子,便是第一期视频里的,百官欲联合楚王,被楚王背刺了。】
【回顾鹤仙从宁王到太子,我们会发现,其实鹤仙大多数时候,根本没有参与所谓的夺嫡,唯一一次出手干预,也只是放大对手的欲望,还被邓国公主给插了一脚,放现在网络上,就是鹤仙躺赢狗,邓国公主得了MVP。】
朝臣则是摇头,他们虽然不明白什么是MVP,但是躺赢,他们大概还是能理解的,理解前句,后句就不难分析出来了,可这也太偏颇了。
在他们看来,宁王能让陛下装病试探晋王与太孙,还把自己给放在了观戏的位置上,这场试探,在陛下答应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这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试探,因为人心本就不可试探。
【可我们从政绩上而言,晋王的功劳大多在军事上,偏科严重,又容易上套,一开始就不是元泰帝心中的储君人选。】
晋王涨红了脸,这天幕,太伤人了!
【太孙呢?晋王是武,他就是文,被士人阶层所认可,可实打实能拿出来说的,实质性的功绩,却说不出个什么来。
便是《农桑志》,也是因为外行指导内行,一本农学巨作,险些一辈子不见天日,直到鹤仙住进东宫,发现了这本隐藏的宝藏,将周均这个作者给找到,询问他水平为何忽高忽低,书上的结论是怎么出来的。至此,周均这才拿出未修改版的《农桑志》,得到起用,鹤仙更是在弘德七年,为周均重启大司农一职】
游历至蜀地的周均从田间抬头,被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大白牙,复又重新弯腰,与农人交谈。
既君父有德,那想来不会怪罪自己晚去一两年,他想,编纂到一半的农书,还能做得更好。
【再看鹤仙,在朝堂,与元泰帝配合默契,心甘情愿扮演白脸,与百官为敌,整肃朝堂,改善风气,震慑贪官,改善律法。
在民间,戏社,戏台班子,犹如别样的“采风官”,将民间故事搬上戏台,化作艺术,编纂戏剧经典《戏章》,民心在侧;又塑造青天大老爷版的为民做主的清官形象,既宣传了朝廷,又维系着与百官的平衡,以名誉匡正朝官。
若你是元泰帝,你会选谁?】
这还用选吗?这根本没得选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