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 2)
为宁王而非太祖,这太子之位,不给宁王,又给谁呢?
你们当为何太宗日记中鹤仙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哭一哭就能被立为太子?太祖若真心甘情愿,缘何被找上门才立,又缘何驾崩前还给新帝找顾命大臣?拔高左丞相的权力?鹤仙都24了,不是14。】
【鹤仙其实与王莽有些类似,只是王莽之名,拱卫他的是士人学子,而鹤仙之名,拱卫他的是百姓罢了,而鹤仙,也有足够的能力坐稳这个皇位。所以元泰帝装哭,还是应该有真情实感的。】
“什么王莽,王莽不过是个窃国贼,太子殿下可是民心所向,怎么能混为一谈!”
东宫,胡少卿义正辞严,坚定表达自己的立场,与他同样的人不少,毕竟王莽篡国,名声可不好听,而太子姓姜,哪怕是举兵造反,也顶多算政变,与窃国全然不同。
“这阿婆主有没有文化,这是能一起比较的吗?”
【所以我们这一期,就详细谈一谈,鹤仙的上位史,让我们的目光,再度放在元泰廿一年。】
不是,怎么又是元泰廿一年?
“二一年到底有多少事啊?”
“除了天灾人祸,还能有什么?”
元泰帝和一众武将的神色凝重了起来,第一期天幕结束后,驻守在陕西的秦国公便上奏了明年北地的防御问题,若是当真有水患,恐鞑靼等部落趁火打劫,从而南下侵略。
如今,天幕再提起元泰廿一年,他们不得不想到这一点,毕竟,这是真正的,可以决定大梁变动的大事。
不妙的是,他们猜对了。
第17章 宫宴乱成了一锅粥
【元泰廿一年,黄河水患,百姓受灾严重,可同样,连续暴雨,北蒙及鞑靼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加之听闻大梁发生万民血书之冤,秋,北方各部落集结,联合来犯。】
宫宴上愉悦的氛围瞬间冷凝。
姜衡心下一沉,果断起身下跪,若非天幕中的他思虑不周,没有想到还有北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一心只想着将事情闹大,损害了皇权,动摇了民心,北方各部落想来也没有那么容易联合在一起……
“儿臣知罪。”
几位王爷同样心中惴惴,尤其是现在为庶人的齐王,以及被天幕黄河水患涉及的遭申斥的晋王,兄弟俩咬咬牙,只能跟着下跪。
元泰帝垂眸,还好,还好有天幕,一切还来得及,再看太子,反应很快。太子已立,是后世青史认证的有为之君,哪怕太子有错,也不能动摇太子之位,他只庆幸,天幕没有透露更多,百姓,深思不了太多。
“父皇,北部各部落早已对中原虎视眈眈,即便天幕中,没有万民血书这一出,仅凭水患之祸,便已经是他们最好的时机。”
眼见气氛低沉,太子请罪后,年长的晋王又跟着请罪,杞国公主上前一步,打破僵局,给皇帝递梯子,她是上过战场的公主,如今又不掺和立储,是最适合出面的。
杞国公主打了前锋,宗亲也同样顺着说话,给天家父子搭建梯子,君王是不能有错的,错的只能是下面办错事的人,只能是那群贪官污吏,这便是皇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