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1(2 / 2)

加入书签

“尉侍中,”一名通事令史在门口轻声禀报:“诏令出宫门了。”

尉窈应声“好”,离开官署,轻松心态重又严肃,因为营造国学馆的诏令下达,仅为推崇教育的第一步,待学馆建成,天下儒生向往汇聚京都,太学的熹平、三字石经悉数修补,世人才会从心里认为……只有洛阳,是华夏正朔宝地。

路过国子学遗址,尉窈下马留步。

官吏已经在此宣读诏令了,这便是权贵都想住到天子脚下的原因,能最早知晓朝廷政令。

诏令内容不长,宣读之人很快念完,激动不已的人们或站在原地议论,或兴高采烈去告知亲朋好友,此情景,尉窈欣喜看着,她相信用不了一个晚上,好消息就会扩散全城。

“窈窈?”

后背方传来一声呼唤,尉窈惊喜回头,只见夫君元茂正牵着马凝望她,他满头风尘,马背上搁着行囊,一看就是才进城还没顾得上歇。

“窈窈。”

“窈窈。”

元茂继续呢喃妻子的名字,在外地办差日思夜想她时,就只能叫她的名字解这份相思。

“你别动。”他朝尉窈走近。

他喜欢自己主动往她靠近的感觉,就喜欢讨好她的滋味!此滋味七分似饴糖,含两分酸、一分苦。

尉窈笑着看这傻子,视线因眼泪的涌出出现模糊,周围聒噪的声音骤然消失了,只剩下他的脚步声,和他的呼唤。

“你干嘛穿着官服啊!”

元茂的可爱在尉窈跟前,也就维持这几步了,走过来后用肩膀先顶她个趔趄,差点让她出丑坐倒。 w?a?n?g?阯?f?a?布?Y?e?ī????u?????n?②???②??????c?ō??

“元茂!”她横眉想怒,可是想这厮久了,哪舍得怒。

“在此,我在此,我长耳朵了,听见了!”他又连续撞她肩膀四下。

这回连尉窈的坐骑都误会了,冲元茂龇着大板牙想替主人报仇。

“元茂,你个……”

尉窈骂他的“缺心眼”还没来得及出口,元茂又一次撞过来,这次是假意撞她,他的鼻尖扫过她耳垂,悄声又迅速说了句:“我想你了。”

少年相识,结伴夫妻,情意自是绵绵不绝,因为离司州署近,夫妻俩先去看元别驾在不在官署。

元茂回来前没寄书信,没见到父亲,元瑀得知兄长回来,匆忙过来见礼,接着给尉窈说浮桥南鱼坊那桩案子的进展。

“城西那间香料铺子,倡优李松桂去过,狱吏盘问掌柜和所有厮役了,这些人交待,他们能回想起来的,李松桂只去过香料铺两次,他们没发现李松桂利用店铺和可疑之人会面,而且鱼坊失踪的制酱厮役吴鳞去进货,进的香料和李松桂那种人买的香露大不相同,走的门都不一样,至少在香料铺里没机会遇见。”

元茂安静聆听,尉窈知道他好奇,等元瑀讲完这段,她稍抬手打断,给元茂解释:“李松桂收钱,卖广平王府的官职,抓进诏狱没来得及审就吞土自尽了。李松桂卖的官职,原本是一名叫吴伯安的郎君任职,在官职被卖前,吴伯安蹊跷死在浮桥南一家鱼坊附近,我怀疑那家鱼坊,才开始查,一名叫吴鳞的鱼酱厮役就失踪了。”

可用线索太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