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5(2 / 2)

加入书签

“唔个屁!”寇猛一脚把门蹬上。

远远近近的狗耳真灵敏,又“汪汪”提醒它们的主人。

这时候坊吏肯定会巡视,寇猛不着急离开,把刘屠夫的下巴骨一卸,再狠击对方俩胳膊肘的麻筋,这才反绑上,揪拽着搜屋。

地窖居然在地铺的底下。

卷起最底层的厚草席,没等掀开窖顶木板,寇猛便闻到了腥气,打开后,看见这口窖挖得真深啊,高度能站立一个人,沉灯往下照,可看清挨边放置着几个大瓮,瓮与墙的缝隙间竖着个短锄,对面则倚墙竖一俎几,显然是拆骨剁肉用的,俎几的案面被血渗透,上面密密麻麻的刀痕极深,非寻常宰猪刀能剁出来的。

寇猛很谨慎,先把盖窖的木板踹烂,把刘屠夫搡进窖,他盯几息后,再自己跃下。脚下泥土不结实,寇猛心有猜测,用那把短柄铁锄挖,才挖一下,就露出个头盖骨。

“唔!”刘屠夫知道再不拼命就完了,用力撞向寇猛。

寇猛侧身避开,一锄敲碎这厮的右膝盖。

刘屠夫疼得双眼暴血丝。

寇猛“呦”一声,赞句“挺能忍”,又一锄,敲碎对方左膝盖。

刘屠夫打滚哀嚎,几次滚动后,终于疼晕了。

地窖里太腥太臭,寇猛动作迅速继续挖……

小小地窖,简直是阴间狱!可是户籍里记录的刘菜刀一家只三口人,多出来的几具尸骨是谁的?怎么会死在此处?

第428章 刘腾留的线索

有薛直孝的案子在前,刘家这桩凶杀案,尉窈不需亲审了,她于清早赶往皇宫,参加里坊改革的朝议。

但凡门下省呈交之事,能朝议就表明此事已是皇帝意愿,彭城王元勰当然不会逆着皇帝,可尚书省的官长元详气不顺!今早他就不能乘车至止车门了,此旧例因尉窈提及而废除,倘若里坊奏事又顺她意,她岂不更嚣张!

元详提出整改困难:“官员、商贾杂居,的确不妥,可迁移是让官员往外迁,还是百姓往外迁?舍掉的宅子如何折算钱财?总不能朝廷只赔给百姓,不给舍宅的官员赔偿吧?”

他代表尚书省向尉窈所在的门下省发难,下属官员立即附和:“里坊规模不同,有的地方官员多,有的地方商贾多,迁移的法令肯定不能相同,否则各里坊的百姓相互比较,必生抱怨。民生抱怨,郡县官府还能强制百姓舍宅么?”

尚书右丞元绍:“城西大市、城东小市,商贾宅院与他们经营的店肆通常连在一起,倘若不让他们住在那里,他们定然把店肆也迁走。京都商业之所以迅速繁荣,原因正是朝廷政令的宽容,当政令无端更改,处处不利经营,我怕不仅让洛阳本地的商贾寒心,还会让异域的行商者迟疑,不再来此贸易。”

左仆射源怀觉得此言有理,点点头,也提出问题:“不能只谈迁出,还得提前想好迁到哪里?迁去之地的原居民往哪安置?内城如果空出宅基地,更得定迁进法令,看是以官职论,还是以爵位、功勋论?”

除了源怀,尚书省众官全看向尉窈,视她左边的清河王为摆设。

清河王见此情景,暗暗叹气,彻底放弃了争夺侍中之长。至于坐她右侧的高显和甄琛,更无人在意。

尉窈深知今天朝议之事,皇帝另有心思,皇帝要利用门下省,打压尚书省!令皇权凌驾于百官!

所以她不能长篇大论和尚书省众官辩论里坊改革的细节,必须用强横态度树立权威。

尉窈一脸肃然,只看元详,问对方:“尚书省有三十六曹,又有外署三百六十曹,各曹出一官吏,都拟不出迁移法令么?”

元详不掩饰厌恶了,冷脸驳斥:“说得轻松……”

尉窈打断他话:“朝廷不养闲官!谁手中的职事轻松?陛下宵衣旰食轻松么?源仆射当值轻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