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2(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敬对方,是在没有惹到她的情况下!

尉窈把廷尉署的牌子给狱吏,厉声交待:“你再去,报我的名字,厮役想不起来就让他们好好想,并让他们告知,同在城西的鹤啼阁可在他们铺里买过香料,如果有,说出买香料的人是谁!他们再轻视你、敷衍你,你就告诉他们,今天和我尉窈作对,我明天就削刘大贾的金山!”

狱吏离去后,尉窈犹生气,在摆放户籍册的书案前坐下不言,在廨舍里的人都知道尉窈小心眼,果然,她凝思几息后吩咐元瑀:“给我拿笔墨。”

这是要写奏章啊!

尉窈书写之事,是奏请洛阳城里坊的居住改革,把官员和商贾分开,不得杂居,此法可降低商贾的地位,便于整顿商贾吃穿住行上的种种逾矩,当官员、农民、匠人都轻视商贾,方能遏制官员经商。

狱吏还没返回城南的香料铺,贬刘大贾的奏章就已写好,由寇猛送去门下省了,直接交到清河王元怿的手中。

尉窈还交待寇猛另件事,让他回来的时候绕司州署几圈,看有无可疑的人在附近徘徊。如果鸟窝这个饵真钓着了鱼,说不定不止一条。

尉窈不耽误主簿的事了,带着元瑀、陆恭之去审义井里的小吏赵僧檦。

第425章 招供

“识字么?”

这是尉窈的第一句询问。

“识字,识的不多。”赵僧檦装出一副老实模样回答,心则提到嗓子眼儿,猜测眼前审他的女官极有可能是萧梁要刺杀的尉窈。

尉窈:“会武么?”

“会打几招拳,学艺不精。官、官长,小的斗胆问,我犯了什么错么?”

尉窈:“犯没犯错,审过才知。”

赵僧檦下巴轻颤,神情三分慌张,两分无措。

元瑀见过许多被官府冤枉的百姓,当他们无力反抗时都会有这种表情,所以这个赵小吏,要么真的无辜,要么极其狡诈。

尉窈继续问:“长安人?”

赵僧檦自认为学会洛阳话了,没想到女官能听出他故乡方言,他垂首回“是”。

尉窈:“举家迁来洛阳,还是只你一人?”

“我一人来的。”

“来京几年了?”

“今年是第五年。”

“义井里是内城位置极好的大里坊,你用什么方法担任的义井里门士?”

赵僧檦咽一下唾沫,怎么女官问的每一句,都是去义井里打听就能知晓的情况,容不得他扯半句谎言。“我来京第二年,由暂住之地的里正举荐为吏,没多久我抓盗贼立了功,从外城的小吏调到义井里。”

“这么说,你在服‘更卒’吏役?”

“是。”

“更卒的期限只有四年,这是你为吏最后一年,若无升迁机会,就得另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